读《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
同治元年十二月三十日
每天晚上11点之后(我也想早点),是我与曾国藩对话的时间,大约半小时,读一篇日记、或联想自身经验、或反省一下自己。当天是同治元年的大年三十,过年的日子,除了写信、待客、算一年的银钱开支,曾国藩还做了年度总结:一年虚度,德行没长进、占着肥缺很惭愧。对于这份惭愧,他的解决方案是除了在原来要求自己的“勤、俭、谨、信”四字之外,再加上“忍”与“浑”两个字。
忍,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忍受别人难以承受的困难与委屈,坚韧地做自己的事业。不用说什么人生大事,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上那困难是多了去了,从我们出生到现在哪一天不在学习知识、突破过去一刻的自己。但多数人是畏惧困难的,是受不了委屈的。受得了委屈的可能还居多,但不畏难的人太少。不畏难的表现有哪些呢?目标很远大、却敢想敢做;对整体有好处却要个人付出的事情,愿意承担。
浑,不是糊涂,而是精明不外露。曾国藩有联语:”劲气常抱于胸而百折不挫,是非了然于心而一毫不露“。浑的人对什么都看的很清楚,但他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通常是沉默寡言的。做到精明的人多,能不外露的人太少。想起对孩子不断叮咛的父母,说的话都对,期望孩子能避免走自己来时的路,可往往不怎么见效,该遇到的坑那是一个也不会少。所以真正精明的父母或许应该是给予孩子”撞南墙“的机会、并帮助他们学会从失败的经验中重新开始。看过一部关于摩托车的美国纪录片《Why We Ride》,里面3-4岁的孩子带着全套保护装备骑着迷你摩托车(体验与成人摩托车一样)去赛道上越野,真的感叹:让孩子自己体验并选择,大人要做的是保护好孩子,而不是代替孩子判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你可以为了理想,不畏困难、受得住委屈吗?
你可以学会在适时的时候才发表意见,而不是尽显你的“精明”吗?
做到这些,需要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