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6情至西藏第十一天:青海省博物馆——西宁——洛阳
(一)青海省博物馆
每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博物馆是我们必到之处,因为博物馆是最能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一个地方,而且很多珍贵的文物都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传承。来了西宁,当然要来打卡青海省博物馆了。
因为预约了九点的博物馆游览,加上还要赶12点多的高铁,所以早上不敢懒怠,六点半准时起床,洗漱、收拾行李,八点我们集合出发了。
一人一个拉杆箱,还有背包等,考虑到打车行李不好放,我们选择了公交出行。坐上公交车,半小时左右就到站了,时间还早,赶快解决早餐。
接着我们先来到青海省博物馆的游客服务中心,好心的工作人员看我们行李繁多且远道而来,于是就带领我们穿越了他们的工作区,抄小道上电梯,直接把我们送到了博物馆的展览大厅。
在这里,我们还解锁了一项新技能,那就是通过扫码在安旅智游小程序上存取行李。
青海省博物馆有展厅5个,馆藏文物以新时期彩陶和民族宗教类文物最具特色,涉及宗教、民俗、政治、经济、军事、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全面反映了青海省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青海省博物馆以彩陶文物最具特色。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等,还有独具地域特色的卡约文化,在这里都能看到无数的精品。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中珍藏的两件青海出土的文物都是彩陶,因为无论是民和的喇家遗址还是乐都的柳湾,都出土过大量的彩陶。在青海博物馆中,珍藏了弦纹网纹彩陶壶、舞蹈纹彩陶盆、齐家文化双大耳红陶罐等多件珍贵的彩陶。
“明永乐款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是青海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高146厘米,是目前中国最高最大的铜铸菩萨像,它来自于青海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瞿昙寺”,是明成祖朱棣所赐。
除此,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通过参观,我了解到青海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热贡艺术、花儿、黄南藏戏、格萨尔、河湟皮影戏、藏医药浴法),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88项,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23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3名。
这让我想起了帮助整理过的“平乐脯肉”申遗资料,好繁琐!而青海省竟然拥有如此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各民族团结,融合,交流。既有草原民族的狂野,也有农耕民族的诗情画意。
黄河出星宿 ,万水下昆仑。青海省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建筑的杰作,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它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
(二)西宁火车站
十一点,我们离开博物馆,前往西宁火车站。在火车站,一个巨大的醒目的标语牌吸引了我: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是啊!“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人民也一直为保护生态而努力着,努力让绿水青山成为青海知名闪亮的名片,成为各族人民永续享用的最大财富。
十二点多,我们乘坐的高铁开始检票进站了!在西宁的一天,又丰富了我对青海的感受,它——
粗犷,温柔,喧闹,静谧!
壮阔,苍凉,浪漫,悲壮!
奔放,洒脱,真情,豪迈!
西宁,也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三)洛阳
西宁至洛阳,一千多公里,高铁只需六小时。下午六点半,列车终于抵达洛阳龙门车站。
同行的静,归心似箭,脚步飞快,我紧跟其后。是的,是想家了!
七点多,终于回到了家中。妈妈送来了馍菜汤,我大快朵颐。一场完美的旅行在母爱的味道中谢幕。
宇宙山河浪漫 ,生活点滴温暖,都值得我前进。感谢世界的美好,感谢自己敢于踏上旅途,让我经历了如此独特的一段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