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刚参加完高考的我,面对一本厚厚的志愿填报指南,不知所措。我不清楚自己对什么专业感兴趣,也不知道学了这些专业后路在何方。爸妈带我走访了一些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最后建议我报的都是财经相关的专业(看起来会比较好找工作)。但因为财经院校太火了,我以几分之差落选,调剂到了Z大的哲学系。可能是这个专业比较小众,在还没有去读书前,很多亲戚以及网上的言论都笑称这是个“毕业=失业”的专业。于是,我的心里一直被“未来可能比较难找到好工作”的阴霾笼罩着。
去了学校后发现,90%以上的同学和我一样,是调剂过来的,对大学的新鲜感中夹杂着几分失落与无奈。当时有个院里的老师开玩笑说:毕业的时候可千万不能去算命哦,可我们毕业的时候“算命”的本命也没有学会。还有个上届的学姐说:“快乐也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既来之则安之,为什么不快快乐乐的过一天呢?”这句话触动了我,让我暂且抛除烦恼,投身到学业和学校的活动中来。
我们开了一门课,叫《大学生生涯规划》,课上的心理学测评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还有这么神奇的测评方法,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通过霍兰德兴趣量表,我们知道了自己对什么东西会更感兴趣,是美妙的艺术还是严谨的逻辑;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对自己的性格、情绪稳定性有更多的了解......当时只是觉得挺好玩的,也没有深入去研究背后是什么原理,但它仿佛一颗种子,埋下了我对“如何更好的探索自己”的兴趣。
哲学本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常常思索:“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始终不得其解。在大三的时候,焦虑和迷茫的情绪开始弥漫,大家都在纷纷寻找未来应该怎么办。是考研还是工作?如果是考研,应该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如果是本专业,众多分支如何选择?反之,跨专业又该如何挑选?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当时成绩还不错的我,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可以保研,但如果想跨院校跨专业保研难度会比较大,且失败了会丧失本校报送资格。而自己考研的话,选择什么院校什么专业也是个难题。无数的念头每天反反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挺抓狂的。
我在很多专业里跳跳转转,今天想考《休闲学》觉得未来休闲会是流行的趋势,明天想考《公关学》认为公关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后天想考《企业伦理学》可能这个能把管理和哲学有效结合会是个不错的就业方向,大大后天又推翻了所有的想法,不知道何去何从......
人在艰难痛苦的时候,总是想求助于人,希望能有人指明方向获得一些指点。老师说、师兄师姐说、家长说、朋友说.....我也不知道该听“谁”说了。有一天黄昏,我静静的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想着自己和身边的人,种种的纠结和困惑,我就问自己:“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迷茫?我们会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去了解这一切......”
我想到了曾经做过的测评,那些看着好玩的答案,像是迷雾中的一丝星火,让我隐隐约约看到了方向。我想更多的去了解自己,了解这些方法,学会用它们去帮助更多的人。那颗曾经埋藏在我心中的种子,开始萌芽,想要破土而出的成长。
在知道这些测评工具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后,我开始踏上了学习心理学的路。咬咬牙从生活费里省出参加培训的钱,慢慢接触更多的心理学知识。为了能够更系统的学习,把考取心理学研究生作为了自己的目标。
有目标的人生是幸福的,真的。时隔多年,还是会觉得那段考研的时光,是很充实和美好的。为了它,我放弃了保研,老师和同学都反复问我:“你确定吗?万一考不上怎么办?”我怎么能确定呢,只是这条路一旦开始了就回不了头,只能抱着破釜沉舟的心继续前行。
我非常感谢那条艰难的路,有一个人一直陪伴着我。她每天和我一同早起、一起晚归,在我想放弃的时候给我打气,在我犯糊涂的时候说想把我抽醒。我想考P大,她想考T大,两个人都怀揣着梦想,梦想着有一天能梦想成真。
后来的梦想实现了,大家来恭喜我们,问我们有什么经验分享。考试的经验不必多说,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大同小异。我觉得,真的感谢那个想去探索的自己,虽然冒出来过千奇百怪的想法,但他们给了我启发,让我开始去思考怎么去做选择。
如今,我做了HR,我常常问候选人,你为什么想要换一个环境?会得到各式各样的答案:为了更高的薪资待遇、为了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为了去一个更好的平台、为了......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不同的动机,你是否也面临过不知如何抉择的时候呢?这种时候,你最终又是如何决策的呢?
我没有答案。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有相应的“课题”,我们能做的,只求无愧心中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