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次堪比大屠杀的学术造假--吴军

一次堪比大屠杀的学术造假--吴军

作者: 林猜猜LXX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00:52 被阅读0次

    下面是得到专栏来信的内容:

    今天和你聊一个敏感的话题,关于科学家造假所带来的危害。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科学家都是一群作风严谨、道德高尚的人。的确,他们中的很多人今天依然是出于兴趣不断地探索未知,但是他们生活在世俗的世界里也难以脱俗,总有少数人为了名利,甚至只是为了生计,夸大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当然,那些学术不端的科学家有些在一开始只是无意中犯了错误,并非刻意造假。但是后来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死不认账,利用学术地位打压同行。你要说他们的动机多么恶劣吧,我倒也不这么认为,但是很多时候由于他们讲话的权威性,一旦造假,或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死不认账,后果会非常严重。我们今天就讲一个几年前由于学术造假,导致了严重后果的事情。

    轰动医学界和国外媒体

    话说在2014年1月,世界一家著名的医学杂志《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了一篇质疑文章,轰动了世界医学界和国外很多媒体。文章的标题就非常抢眼——《研究的失误会致命:临床研究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危险的专业吗?》,它的作者是伦敦皇家学院国立心肺研究所的两位医生,科尔博士(Graham D. Cole)和弗朗西斯博士(Darrel P. Francis),该文并不长,只有三页纸,所讲的一件事情却让人毛骨悚然。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大致是这样的:

    在欧洲,每年都会出版一个“心脏病指南”给心脏科的医生们做参考,而大部分医生在给患者医治心脏病时,比如做手术时,会遵循指南上的建议流程做手术或者使用相应的药物。因此这个指南一旦出错,麻烦可就大了,全欧洲的患者都要倒霉。因此这个指南每次在修正时都要根据最权威的专家,最可靠的结果进行。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专家偶尔会做假,而这件事就发生了。

    2011年,当时新版的欧洲心脏病指南就推荐,为了预防非心脏手术的病人因手术引起心脏病,建议在术前使用一种防治心脏病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然而,该指南的这一条建议是根据(后来被发现)有数据造假和学术不端的临床研究成果做出的。尽管科尔和弗朗西斯没有点名说这位造假的医学家是谁,但学术界都知道他是荷兰著名的心血管专家堂·珀德曼斯(Don Poldermans)。

    造假者系心血管专家

    珀德曼斯是荷兰伊拉斯谟医学中心的心血管专家,在出事之前是世界知名的心血管疾病研究科学家,同时还是欧洲心血管疾病协会的委员,并一度担任过该协会任务组的主席,学术地位不可以说不崇高。他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手术期的心脏病预防和治疗,发表了多达五百多篇论文。这些论文也被医学界广泛地引用了,很多其它研究团队的研究都是基于他们发表的成果而进行的。正是考虑到珀德曼斯的权威性,欧洲心血管委员会才会采用他的研究结果来更新临床指南。

    但是,也就是在这一年,珀德曼斯所在的大学有人发现,该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有前后不一致的矛盾之处,所涉及的数据有伪造以及不可信的嫌疑。于是,大学对此展开了调查并开除了珀德曼斯。2012年,大学确认了被“心脏病临床指南”直接引用的一篇文章里的数据不严谨,有严重的偏差。珀德曼斯团队的文章指出,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大幅度降低死亡率,但是他们的数据是做了人为挑选的,如果不做挑选,用大样本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给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使手术期死亡率提高27%。

    76万人深受其害

    从2011年指南采用了珀德曼斯的研究成果,到2012年该成果被发现造假,欧洲有76万人在进行了非心脏手术后死亡。以增加27%的死亡率推算,可能有多达16万人都是白白送命的。更严重的是,虽然2012年珀德曼斯东窗事发,一些医生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依然沿用了2011年的指南(因为欧洲并没有出新的指南),因此医疗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能更多。对此,科尔和弗朗西斯讲,这一系列文章比大屠杀后果更严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欧洲一些医生没有严格遵循指南的流程,反而无意地救了很多个生命。

    伊拉斯谟医学中心发布公告解雇珀德曼斯是在2011年11月。这个消息一传出,全世界尤其是欧洲的临床医生们除了错愕就是迷惑,因为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很多临床医生手术期的用药选择,几乎就是根据欧洲临床指南进行的,珀德曼斯的研究成果甚至影响了欧洲各国对临床医药相关政策的制定。

    临床研究的错误与政治动荡无异

    科尔和弗朗西斯还写道,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在历史上只有政治家的失误才有可能。而在过去50年里,全世界各国因政治动荡所导致的8个最大的人口死亡平均数也不过50万。也就是说,临床研究的错误导致的不必要死亡和政治动荡一样严重。因此,《福布斯》杂志在介绍这篇论文时用了“是医学还是大屠杀?”这样一个题目。该杂志以每年多死16万人,持续到2014年初为估算,得到可能造成40万人额外死亡的预测。虽然对患者的危害不能用简单的乘法,但是再怎么做保守的估计,这种学术不严谨的危害都是巨大的。

    我们由此可见,科学家的学术不端,或者学术造假,不仅仅是损害了科学的声誉,而且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事发至今,珀德曼斯虽然被解雇,但是他的文章还没有被撤稿,欧洲心脏协会也还没有出台更新的临床指南,很多事情还是谜团,珀德曼斯到底是故意造假,还是如他所说只是因为太忙不够严谨而致,至今仍然难以下结论。

    我讲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有点不敢在欧洲看病了。实际上,科学家们在科研过程中操纵数据、隐瞒不利的结果,或者为了期待的结论而修改原始数据等等这样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常见和严重。前一阵和一些在著名生物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聊天,他们告诉我,在(生物制药)公司里,即便是自己公司科学家作出的科研成果,工程师们在制药时,依然要独立地把实验重新做一遍,才敢相信,原因是那些研究论文中有意无意的错误实在太多了。

    学术造假屡见不鲜

    2009年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有大约1/5的的科研人员承认自己捏造过数据,有多达1/3的人隐瞒或剔除对最终结论不利的数据,以便让数据更支持自己的结论。此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因为水平不够高,使用的研究方法不科学,得到的科研成果不具备说服力,但是因为同行评议的疏忽,也就都发表了。

    近年来学术界有一个现象,很多著名的学术杂志撤稿数量急剧上升。根据学术界的惯例,论文在同行评议审核后,如果逻辑上没有问题,结果足够好,就发表了,这时候学术造假不容易看出。但是发表后,同行在读了论文后可能会按照论文的方法做重复性的实验,这时才发现造假,于是要求杂志撤稿。

    科学家造假分三类

    总的来讲,科学家造假分三类。第一类是刻意造假,这当然为人不齿,而且一旦东窗事发将名誉扫地。第二类是疏忽或者受限于实验条件。第三类很有意思,是所谓的善意造假。一些学者过分相信自己脑子里的结论,又找不到非常充足的证据,于是按照能够产生预想结果的思路设计实验,这又被称为学术不端。但是不论是哪一种造假,后果都可能非常严重。

    讲到这里,你还敢盲信科学的结论么?你是否更加体会我为什么总是说科学的过程要远比结论重要了?”

    自我反思:

    曾经对专家发表的观点,都会很自然的以为一定是正确的,却忽略了科学家也是人,在世俗的世界中,难免也会变俗,看了这篇文章,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电视人民的名义中的高育良----现任汉东省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同时也是学者型党员干部、法学家,曾经是汉东大学政法系主任、教授,即使跟现任老婆早就离婚,为了不影响教授等光环,在和学生交流中,还要假装和夫人感情很好,给了我的启发就是在看待问题时,不要一味相信科学家/专家说的话一定是对的,要存在批判性思维。

    自己在写毕业论文时,为了能使数据更好的支撑论点,我对数据也进行了一定的人为处理(为了能早点完成任务纯属无奈),所以很多事情,也不要太相信眼前的数据~

    一次堪比大屠杀的学术造假--吴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次堪比大屠杀的学术造假--吴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of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