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灵魂的容器-圣杯

灵魂的容器-圣杯

作者: 雨筑珊绕 | 来源:发表于2017-01-02 21:35 被阅读0次
    灵魂的容器-圣杯

    随着生生不息的轮回,生命被一次次注满,又被一次次倾倒,

    唯有那永恒的形式弥留世间。

    它是传奇故事中,骑士们苦苦求索的圣杯,

    是心灵中先于生命而存在的集体的原型,

    所谓“灵魂的容器”,是否将揭示生命的终极真理……

    圣杯——心灵的永恒存在

    端详着手中这只银质的酒杯,荣格很意外自己竟从没注意过上边镂刻的那些图案——征战;胜利;加冕;再次踏上征程——当酒杯随着手指的捻动旋转时,它开始讲故事了……

    “贤明伟大的君主亚瑟,以其过人的机智与仁慈集结天下豪杰。在连续十二次大获全胜的征战后,几近统一了整个英格兰……”“国泰民安,恩泽天下,而传奇并未就此结束,亚瑟和他忠实的骑士们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他们要寻找传说中承载着救世主之血的那只圣杯……”

    “如果在我手中握着的就是那只普天之下所有智者都梦寐以求的圣杯……”荣格自嘲地嗤笑一声,“果真如此的话,我希望它能包容和承载我孤独而无主的灵魂。”荣格——这位维也纳时期曾显赫一时的心理学家,把自己隐没在瑞士乡村一栋临湖的房子里,从此与世隔绝,如今已是第三个年头了。

    整整三年里,荣格发现,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人类文明所走过的道途都是如此的相似——同样的神话主题,同样的社会变革方式,同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果抛开肤色、相貌、地域等等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整个人类是在同一个故事题材中演绎着每个人的心路历程……

    对母亲的依恋,对父亲的叛逆;对生的渴望,对死的畏惧;对自我的困惑,以及在诱惑面前所表现出的矛盾心情——究竟是什么让人类心灵的发展有着如此相似的模式?难道这就是所有人都在苦苦求索的人类心灵的终极真理吗?然而,荣格知道,距离真正的发现,还缺少至关重要的途径。他仅仅瞥见到了真理的身影,却不知这一真理是如何与个体的生命乃至生活实现接洽的……

    命运就是如此巧妙地安排了这样一个契机——当荣格若有所思地将杯子放到书桌上时,由于太过心不在焉,竟将它碰翻了——深红色的液体洒满桌角,坠向地面,犹如静脉回流的血液。“生命从静止开始,在流动中存在”——这句来自东方的箴言瞬间闪现在荣格脑海之中……

    荣格写到:

    “我称它为原型,用以解释那些反复出现的人类所共有的经验模式。

    就像是造物主赋予每个人的一支支灵魂的容器,在一个生命开始之前,它便已然存在于整个人类乃至世界的灵魂之中。

    而随着生命历程自然地流动,心灵将能量注入其中,转瞬将它激活,进而成为每个人真真切切的生活。”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轮回,‘容器’将被一次次注满,又注定被一次次倾倒,由此使之化作了人类心灵中永恒的模式。”

    “当然,很少有人会留意它的存在,因为它置身于我们心灵的最深处。或者可以这样说,任何人也无需在意这样一支支容器是否真的存在,因为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每一时、每一刻、每一世的生活”……

    “母亲”,灵魂的第一个载体

    每个人都由母亲带来生命,因而“母亲”原型是灵魂被赋予的第一个容器。

    从胎儿第一次的心跳开始,你的全部生命便被注入在“母亲”之中,而之后随着整个生命的历程,再经由“母亲”的引领将能量分别注入到其它容器之中,进而开放对整个世界的认知。

    故而,荣格说到:“一个人能够在他(她)所看到、听到、想到、接触到的一切事物中找到‘母亲’的存在”。

    大地是一位母亲,她为所有的植物供给着养料,而你得到的每一粒谷物和每一个果实都是她的造物;海洋是一位母亲,是她把动物们推向生命的岸边;天空是一位母亲,她怀抱着地上所有的孩子……

     “母亲”的两个面相

    “母亲”给予了我们一个围绕着自我而存在着的世界,置身其中,任何人都赋予了平等的权利。你可以按照自我能够为之的方式去无限地探索、认识以及思考所有这一切。与此同时,随着生命最初的成长,当原型的“母亲”与现实中的母亲形象相结合时,我们随之再次被赋予了一个内心之境。正是这个内化的心理世界,决定了你在面对外在现实世界时,具有一种怎样的心态。

    现实中的母亲不会永远接纳孩子的存在,她势必会由于自己的心结或是失误,给孩子带来某些创伤。于是,负面的能量被注入到“母亲”之中,你我也随之认识到,原来一切并非时刻围绕自己旋转,有时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一个充满挫折与伤害的阴郁的世界。

    这一切无疑与“母亲”息息相关,“怀抱”并非总是温暖而舒适,有时也会变得冰冷且令人窒息。因而,在那些成功的喜悦过后,伴随着的是一种幸福的摇篮中微微晃动着的飘飘然,而令人深感挫败的境遇却总像是难以脱逃的怪圈儿……

     通往内在的引路人

    作为最初的“容器”,母亲将生命的活力注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推动个体去认识外在与自我的整个世界。而正如荣格自己所说,“对内在自我的探索亦然”——发现潜意识中未知的自己,同样需要“母亲”这位引路人。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心理咨询师都会问他的来访者是不是愿意说一说他(她)的母亲。

    潜意识中有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因素,唯有“母亲”可以全然信任。尤其是在梦里,如果你梦到自己走进某栋建筑,或是地下室、森林之中,除非梦中有一位女性(不管你是否认识她)作为引路人,否则最好还是提醒自己马上从梦里醒来,以免被挥之不去的噩梦骚扰。

    当然,如果你经常失眠,不妨试着在睡前给母亲打个电话,或是回忆一下童年中和母亲有关的快乐经历。

    “父亲”,自我的发现之旅

    继“母亲”之后,“父亲”是第二个被灵魂所激活的容器。“父亲”的原型往往存在于那些高于自然、超越自然,甚至是与自然相悖的能量形式中。比如对自然发号施令的“上帝”,或是违背自然的“魔鬼”。

    和“母亲”相比,由于与“父亲”之间的联结并非如此深刻,因而就像是和现实中的父亲相处那样,关系总是存在着矛盾与距离。你会想与“父亲”亲近,因为那会带给你安全感与力量的支持;而我们又都害怕和父亲走得太近,因为他的光辉往往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

     原型测试——与“父亲”相遇

    一天,一个对生活充满困惑的年轻人无所事事地穿过一条无人的小路。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更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这时,他看到不远处有一块巨石,出于好奇,他走到跟前。石头上用铁链拴住一位老人,而钥匙就挂在不远处的一根树杈上。摘下钥匙,年轻人为老者打开了锁链。

    “谢谢你,孩子,在报答你之前,先允许我自报家名”——

    老者告诉这位年轻人他的身份是——

    凭着你的直觉,你认为故事中的这位老者是谁:

    A. 先知

    B. 死神

    C. 魔鬼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答案

    接下来的故事

    故事没有就此讲完,因为老者的确给予了年轻人丰厚的报答。下面,就来看看,不同的“父亲”究竟带给你怎样的报答吧……

    先知版本——

    老者说:“如果你想知道,我会告诉你将有一个怎样的未来。”“不必了,”年轻人回答得非常干脆,“我愿意自己去经历!”

    心理意义:可能在你看来,父亲所达到的高度是你无法超越的,这无疑阻碍了你彰显自我的潜能。而实际上,“父亲”既不是目标,更不是终点。

    死神版本——

    老者对年轻人说道:“在你心中一定有着很多的困惑,不过,我要破例告诉你人生的真谛。”“那就是——在下次见到我之前,永远不要害怕。”

    心理意义:可能父亲带给你太多的自我否定,以至于现在的你还常常会否定自己。其实,死神般的“父亲”除了扼杀生命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优秀的选拔。因而你的实力可能只有你自己不知道吧。

    魔鬼版本——

    作为报答,老者给了年轻人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并且在临走前说到“顺便提醒你一下,千万别指自己”。

    心理意义:魔鬼并非一无是处,这样的父亲将赋予你很多现实中的生存之道。由此,你会比其他人更适应生活,也更懂得怎样在问题面前让自己放松下来。不过,就像故事中所说,“不要指自己”——身处世俗,却别让心也变得世俗。

    开启你的原型之旅

    如果说“母亲”的伟大在于她将我们引领进大自然的无限情怀之中,使得我们可以在日月星辰、江河湖海中随意找到可以倾注自我的容器。

    那么,“父亲”的意义则在于他通过现实的约束,给予了我们更多非自然的可能,使自我脱离并超越了自然的存在,学会在生命的流动中如何去思索自己……

    发现自然的容器

    太阳——正面、阳性、父亲的象征。

    月亮——阴柔、抑郁、女性气质的表达。

    树——自我的象征。有意思的是,自然中的树向阳一面树冠丰满,人也如此,自我中被关注、赞扬较多的部分发展得更好。

    河流——生命力的象征。

    湖泊——自我中最具灵动色彩的部分。

    风——柔和的季风是思想的象征,具有自由不羁的意味。而刺骨的寒风寓意着困难和考验。

    山——智者的隐居地,有时就直接作为智慧的象征。

    森林——内心中不确定的未知之地。好奇心会引领你步入其中,或是发现新奇的事物,或是迷失自我。

    小练习:应用以上这些自然的原型,讲一个有关自己的小故事。“你”在其中的位置,能够帮你反映出现实中的生活、工作、家庭环境对你的影响。

    寻找自我的容器

    阿尼玛——这一容器承载着纯粹的女性灵魂。作为男性身心中隐藏的女性倾向,是男人在潜意识之水中照见的女性自我。在现实中,常常以“梦中情人”的形象出现而令人欲罢不能。

    阿尼姆斯——女性灵魂中被注入的男性部分。一方面表现为女性对异性的兴趣与偏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在当今“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下,通过阿尼姆斯,女性可以获得与男性近似的身份认同。

    阴影——灵魂中隐没起来的不为人知的部分,其承载了一个人不愿面对的自我。就像现实中的影子一样,会随着阳光的指向而向相反的方向投射。比如,当我们评价或是表达对某个人的负面感受时,就是将自己置身在阳光下,而将影子抛给对方。

    人格面具——每个人社会化所必须的容器。在现实中,通常表现为你的职业、身份,比如,老师、秘书,女儿、父亲等等。

    自性——一个最终,同时也是最完满的容器。其通常会以正圆的图像贯穿于艺术手法之中。在内心深处,常常以孩童的样貌呈现,比如你梦中的小孩或是“内在小孩”的发现。其代表如孩童般去接受整个世界,是我们对自己的完美追求。

    小练习:仔细去体会一下以上咱们提到的原型,然后为每个原型画一幅“肖像画”,有助于更具象化地发现其面貌及其对你的影响。

    放空自己,才能被重新注满

    Steve永远忘不了八岁那年的那天清晨。在母亲夹带着咒骂的焦急的挽留中,父亲背着大大的登山包走向门口。Steve追上来想要把他拉住,而父亲则轻抚了一下孩子的脸庞转身出了家门。之后,父亲被留在了山里,再也没回来……

    时隔三十年,Steve还是会想起那个清晨,本该是阳光明媚的早上,却带走了父亲。一个男人竟会如此痴迷于他那疯狂的登山嗜好而无视对家人应尽的责任——每每想到父亲,Steve心中总是伴着怨恨。

    如今的小男孩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而且还是一个事业蒸蒸日上的职场能手。不过,Steve却毅然加入了登山队,不顾家人的担忧与反对,走进了那座“困住”父亲的大山。或许是凑巧,Steve自己也没注意过一个细节——父亲离去那年刚好就是他这个年纪。

    登顶时,伴随着稀薄的氧气,Steve感到一种似乎是即将消融在群山中的感觉,他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因为此时此刻“我”已然不复存在。“我感到自己的整个生命都被瞬间放空了——我,我的生活,还有,对父亲的不解与怨恨……”

    Steve忽然明白,所有来这山里的人,他自己,还有他的父亲,都是虔诚的朝圣者。山没有夺去任何人的生命,而是接纳了这些灵魂,因为他们不是来朝拜某位神明,而是他们自己——真正的自己!“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我感到自己再次被无限地注满,焕然一新……”

    放开我执,放空那些原有的自我认同,生命才能真正开放经验,找到更多未被发现、激活的自我。如果世间真的存在所谓灵魂的容器,那么或许有时只有放空自己,才能被重新注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灵魂的容器-圣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qg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