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耶克同凯恩斯的论战中,针对大萧条的原因,哈耶克是不赞同凯恩斯的需求不足说的。哈耶克认为,大萧条最重要的原因是货币当局降低了利率,使得利率低于自然利率,然后刺激了投资,最终导致了大萧条的恶果。有不少学者研究了大萧条前美国的利率情况,发现从20年代起,美联储的贴现率的确是一降再降,最低时是3.5%。这似乎支持了哈耶克的观点。事实上,这是似是而非之论。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资本家出于追逐利润和竞争的压力会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率有下降趋势。而利息是银行资本同产业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分成。利息率必然小于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有下降趋势,会倒逼利息率下降。这意味着,利率下降看似是美联储的主观行为,事实上却是基于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的客观行动。利息率必须降,如果利息率不降低,资本家的利润减少,生产积极性就会降低,生产会出现不足。哈耶克所谓的自然利率即使存在也是随着平均利润里的下降而下降的。
既然实际利率和自然利率都下降,哈耶克根据什么推断是实际利率小于自然利率的呢?利息率降低只是让资本主义生产保持正常状态,而不是刺激投资增长过多。投资过多不是绝对过多,而是相对于消费需求下降而言过多,从根本上说还是消费需求不足。只是消费需求不足,更多地是因为工人相对收入不足导致的最终消费需求不足。从这个角度看,凯恩斯还是比哈耶克略胜一筹。
—闲话经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