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904年《敕建万寿清凉禅寺同戒录》汪洵序译文

1904年《敕建万寿清凉禅寺同戒录》汪洵序译文

作者: 后改革时代 | 来源:发表于2019-12-11 23:32 被阅读0次

            静波和尚继承了德润法师的遗愿,修复了胜地的道场。丛杂的草木割除后,常州城边兴建起殿阁楼宇。

          于是,寺院在辛丑(1901年)开堂传戒。各方的信众、友人,都来皈依景仰,超过了原来的规模。到了癸卯(1903年),殿宇建设宣告完成,静波法师亲赴京城,请求朝廷颁发《龙藏》经卷,并说明本寺原称“清凉”,在宋时称“报恩感慈”、在明时称“端明”的汁渊源。值此皇太后七十大寿之际,受福、祝祷等礼仪完毕后,静波请求恢复“清凉“的旧称,并加上“万寿”两字,使太后的仁慈晖耀,巨大的福祐降临,龙城的百姓普天同庆。

            得到聖旨的恩准以后,静波法师恭敬地携全套《藏经》回寺,按规章请求开堂,举行新的传戒仪式。但由于海疆动乱不宁,政事纷烦忧劳,所以聖上下诏停止本年度的庆典活动。静波公依据规章和道义,竭诚循礼,遵照朝廷的规定,合乎规范地进行了祝祷。寺院于甲辰(1903年)九月初一日,召集僧众开戒。十月十五日,传戒仪式圆满结束。从此,常州万寿清凉寺名闻遐尔,地位尊贵,蔚然成为中国东南地区的一大寺院。 静波法师振兴清凉寺,使其达到了佛教的上等境界,完成了师傅的宏大心愿,至此也就不辜负师父了。

            对于佛教,人们上下信奉,经久不衰;而明心见性的要义,儒生尤其津津乐道。佛教的慈悲忍让,能让失意而胡作非为者能够安身、向善、悔改,足以辅助教化的不达之处。然而,宗教虽然宽宏,而法规戒律却极其严峻。我曾观看过许多人参加的戒壇礼仪盛会,见到有的戒律仪式是古代经典上所没有的。但是参加仪式的僧人在来去进退之间,都能做到心神肃穆,使我常常觉得内心十分惭愧。其实,只有这样才能顺畅地表现出佛学的风貌,代代传承真正的觉悟,直至坚苦卓绝,凭此振兴已经衰落的功业,而重新达到完美的境地。

            弹指之间就出现楼台,这样的神通实在不可思议,岂知这是需要点点滴滴积累的。一定要具备非同寻常的愿力,才能成就广大的功德。能勇猛精进,大力匡救危难,决不是偶然就能这样的。

            当今推行新政,所以四境之内,学校如林。有人议论,总想废弃寺院以扩展校舍。但这种没有依凭的举动,却类似于满口诗礼而去掘人坟墓的行为,别人是不会心悦诚服的。如果去依附于景教(基督教的一个派别)来抵制,则又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反而多生事端,也不是应对的办法。而且我还听说,最近有些所谓搞佛学的人,从广东到浙江,互相鼓动,习气十分乖张,意图逐渐改变佛门的宗旨。这样做,其实就是授人以柄,自毁门户。佛教的衰落,恐怕这也是原因。我希望各位真正的佛门子弟能够按戒律认真修行,不要去追求新奇的歪门邪道,安于修持出世之法,不急不躁,那么,万年的寿域,长乐的清凉境界才可以实现。

          与静波公谈毕这些想法,适逢《同戒录》印成,请我撰写序言。为了陈述事情的由来,于是撰写了这篇序文交付给他。

                  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九月,赐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分省补用道、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阳湖汪洵撰拜书

    【原注释中的问题】

    1.寿寓宏开之“寓“错。

    2.“法侣“原释错。

    3.原注18传统后应加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04年《敕建万寿清凉禅寺同戒录》汪洵序译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qz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