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至这一天

冬至这一天

作者: 琴之小舞 | 来源:发表于2019-12-23 12:17 被阅读0次

    对老辈人的传统认识里,一年开头的第一天不是正月初一,而是冬至。

    这一天阳气由地心开始上升,又称一阳。“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帷,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古人的这些诗词句句对冬至及天道的认知。冬至过后,小寒与大寒之间是二阳,三阳专指立春这一天。三阳开泰就是阳气上升浮出地表,润泽万物生长,普降吉瑞。

    ——有人说,等待是冬至的主题

    冬至一到,长夜等待晨曦,冰河等待涌动花苞等待温暖,垂柳等待抽芽蛰虫等待苏醒,候鸟等待北上,这日起新年的鼓点越来越急、越来越响,千千万万的人都在等待归家的时刻,这一天白天最短这一天思念最长,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春之先声也,寒冬虽然渐行渐近,但呼啸寒风中,依稀可以听见,春天的脚步,岁末年初,看似漫长的冬日里,宜整理思绪,盘点收获,展望未来。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冬至也是健康“储蓄”的好时节宜潜阳补温,敛阳护阴的重要日子。饺子是北方地区经常食用的食物,在重大的节日中都有食用饺子的饮食传统,冬至不吃饺子,容易冻耳朵,源于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记得小时候,家里不富裕,平日里很少吃肉饺子,最想过的就是冬至,因为冬至到了,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要求母亲做饺子。早几天就看日历上“冬至”的日子,早上特意提醒母亲做饺子,可当中午回家家里也没有饺子露面,心里失望、生气、不吃饭抗议……母亲在这一天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再后来到了这一天,也会借故去别的同学家混吃饺子……

    企盼冬至着一过,随后春节也快到了,就会有好吃的,白面馍馍和肉吃,也会有新衣服穿和很多压岁钱。

    慢慢,生活条件好了,对冬至的期待也没有那么强烈了。但是无论如何还是要吃一次饺子,不然就会冻耳朵。在北方,小时候,经常冻耳朵,冻脚,还有冻手,手上到现在还留着疤痕,冬天家里冷,没有取暖的设备,没有热炕,没有暖气。学校也没有,手一冻,天气再稍微一暖和,手就痒痒,手一痒痒,就用手抓,严重的都把手抓破,再一冻,手上的皮肤就开裂,然后,手皮被揭了一层又一层,就留下了疤痕。

    过去,总是给人很多回忆,回忆中,有酸甜也有苦辣。

    不过,日子,是越过越好,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生活其乐融融。天寒地冻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上一桌热乎饭是许多人共同的心愿,寒冷中洋溢着温馨,寒意中饱含着温暖。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一家人团聚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幸福。尽管平时不太在意的阳光,此时却使人无比的珍贵、亲切和感动。珍惜生命中每一个感动的瞬间吧!

    老辈人自古以来重视对天地的敬畏,老百姓的口头禅是“谢天谢地”,人心和顺康定是天大的事情,这是早期的中国思维,以民为本,以民为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至这一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sz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