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翟天临事件开始,扒一扒那些灰色产业
一、什么是“翟天临”事件?
最近,演员翟天临博士学霸的名头很响,然而好景不长,据说就在亮相春晚不久,翟天临跟粉丝互动的时候,有粉丝谈起“知网”,翟天临竟然一头雾水问“知网是什么东西”,一个身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员的大演员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知网,一石激起千层浪,翟天临瞬间掉粉,更是有人因此扒出翟天临的母校北影,即是知网股东之一,中间还有该校各级层面的导师、院长等私密事件被扒,事件由娱乐圈一个普通事件升华到学术界、教育界层面。翟天临打死也不知道他自己竟然成了引起“蝴蝶效应”的那只蝴蝶,这件事已经是一件社会性事件,想来翟天临的演员事业也许就终止于此了,而教育界和学术界才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领域。
二、从翟天临事件,谈谈那些灰色产业。
(一)不光彩的教育现状。翟天临不知道知网,意味着他的学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不是出自他本人之手,我们知道,一篇论文是要耗费时间精力去准备的,翟天临压根没正确对待论文这个事,他不愿意花这个时间,只能花钱请人写了,这在教育界并非个例,实则已是常态。论文市场在大学里面是刚需,基本集中在毕业季之前。一篇论文从4000元到100000元不等,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论文要求(包含字数、专业类别、毕业设计等等),价格有所区别,每一年毕业季总有一部分人因为挂科或总成绩不符合要求而选择这种方式加分,很多学生是因为任性不想写,专业写手们要赚个盆满钵满。本科阶段已经是这样了,在硕士和博士阶段更加普遍,一些学生前两年修完课程,后面直接兼职赚钱去了,买一篇论文也不过一两个月工资,相比之下是很舍得花钱的。这便是大学教育中灰色现状的冰山一角。
大学生花钱买论文是出于学分或者项目的需要,而这个行业里面很大一部分是教师,从幼儿园到博士生导师皆是如此,老师们花钱买论文是为了评职级,在全国范围内,成千数百家专业性期刊靠此生存发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撇开教师领域,但凡职级评定需要论文的,80%都买论文去了。
(二)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个市场由来已久。之所以说是灰色产业,就是因为都是些不正当的勾当,都是些造假的行为。论文行业的经营主体有两种,一种是期刊相关人员,他们掌握刊物作品发表权利,一句话:有钱就可以发表(质量达不到标准的情况,编辑可帮忙修改润色)。另一种是中介公司,直接与期刊签订编发合同,将期刊的编审征稿等权利买断,或者部分买断,中介公司直接面向社会盈利。这样的公司多半挂以某某文化公司头衔,工商注册即可,门槛较低,轻轻松松就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赚取灰色收入。收费至少分三种档次:代发一种费用,代写一种费用,代发加代写一种费用。按照论文要求和期刊档次(市级、省级、国家级),以及字数版面的不同,又有不同收费标准。例子就不举了,百度一下什么都有,很多公司直接开设专业网站接单,很多人直接在淘宝开店经营,种种渠道不一而足,就连知网、维普网、万方等都有自己办刊收钱的。可见这个行业有多混乱!
(三)灯下黑。北影是知网的股东之一,然而翟天临的论文却不用上知网,一般论文对查重率都有要求,五年前最高需要低于30%,后要求越来越严格,不同学校最高需低于20%、15%、10%不等,多数查重都以知网为准,而有网友扒出北影学生翟天临论文的查重率竟高达40%,这是明显的灯下黑。
(四)灯下黑的软文产业还有哪些?我们稍微摸索一下。某电视台广告按秒计费,每秒钟数百元,一分钟广告就是数万元,这根据收视率不同受众不同,价格也不同,所谓时间就是金钱,在这里充分得到体现。电视台过分关注收入,必然导致虚假广告满天飞,保健品、抽奖广告、充斥着某些电视台,天天给老年人洗脑。一朋友因为相信某电视台的广告,电话购买了广告产品,收到之后才发现是次品。电视里面,限时购买活动,限人数购买活动,天天限制的都是那个数额,但实际上任何人打电话过去都能买到。再看,某刊物作为国家级期刊,主要刊发机关单位行业动态,作为联系党和群众的咨询桥梁,然而相对于普通刊物而言,灰色收入更加惊人,一个版面动辄数十万版面费用,发一则消息至少也是几千元,字数多半在三五百字,为了达到最大盈利,直接通过政治手段要求所有相关单位订阅,并同时制发刊发考评指标,刊物坐地起价,信息也会汹涌而上。刊发信息有错吗?没错,刊发信息没错,但是大量宣传经费浪费,导致刊物并不能客观反应行业真实状况,好的新闻点往往不能得到较好的曝光,刊物上总是充斥着司空见惯的无用信息。某政客文字功底深厚,为了完成政治任务,他接连在某刊物投稿数十篇,没有一篇得到回复,然而当他花钱“打点”了上下之后,轻松发表了。再看,某网站作为地方省级门户网站,经营模式就是找一帮业务员,深入各基层签订宣传合同,一个单位每年数万合同费,为了完成宣传指标,基层争相购买,网站发布的信息与群众利益切身相关的少之又少,全是日常工作。这些都是不利国不利民的行业,但是越来越火。
以上是部分被扒出来的灰色产业现状,你所知道的灰色产业又有哪些呢?分享分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