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内心总有一种恐慌,总感觉自己能力不足,做的事情不够精细,太过粗糙失了精致,可又不愿意把它尽善尽美。做的时候呢又会把“还可以吧,就这样吧”的心理安慰挂在嘴边。
今天,信守打开手机,看到这样一段话,“慌张,是因为准备不足;急躁,是因为经历不够;轻浮,是因为磨练不够;烦躁,是因为思路不清;压力,是因为格局不够;恐惧,是因为假想太多。在这个薄凉的世界,自己不强大,什么都是浮云。”我不禁思绪万千。
准备不足,精力不够,磨炼不够,思路不清,格局不够,这些都是让自己慌张、急躁、轻浮、烦躁和感到压力的根源,说白了还是自己的能力不够,格局不大,还有内心的不自信。
因为自己想得太多,做得又太少,所以遇事总是焦虑,在浮躁中感受到压力,守不住本心,也没有清晰的思路,从而开始胡思乱想,让自己陷入精神内耗中不能自拔。只有内心平静,才能抵御慌张、急躁、轻浮、烦躁、压力、恐惧。
若想让自己不忧不惧,淡然面对现实中的一切,那就读书吧,把读书的过程作为备课的过程,这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是把书本作为思想课堂、精神课堂的原材料,由此,我们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一种执着,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才是真正的备课。我们因读书而铸就的教书灵魂,就会成为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道德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这样,“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喊起来才更加底气十足!
切忌读书不是追随,要有自己的参与;读书不是接受,要有自己的创建;读书不是仰视,要有自己的发现;读书不是揣测,要有自己的判断;读书不是遵从,要有自己的批判。
常言道: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文化开始输。一月不读书,遇事爆口粗。一年不读书,脑子不如猪。不读书,人就变得没有追求,缺乏上进。不读书,我们会越来越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沾沾自喜,沉浸在小快乐中无法自拔。
没有书的日子,你会逐渐发现,自己立下的承诺被自己践踏了,自己做的计划被自己废弃了,自己定的目标被自己遗忘了。
书是最好的出口,当我们需要发泄的时候,她是平缓的。书桌上放几本精美的书,小窝变得美好。书橱旁随意堆几本诙谐的书,生活变得惬意。背包中随时带着几本喜爱的书,旅途变得安逸。每晚在书的海洋中安眠,你会感到宁静。
生活中的一切是明媚,还是黯淡,其实,根本不在别人,也不在外界,而在于我们的内心。我们常常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与优势,那就静下心来读书,与名人对话,与专家辩论,沉淀自己,更深入了解自己,也许,一步一步的,我们会找到逐渐迷失在琐碎中的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出口和发展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和优势,而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发挥这些长处,正是靠自己迈向成功的坚实的第一步!
点亮我们内心的一盏明灯吧,它能在黑暗中指引前进的方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活力,奔跑是我们不变的姿态,让我们不遗余力的奔赴。让生命在奋斗中闪光!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眼里有光芒,行动有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