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师评价标准大抵就是学生教的是否好,课上的是否好了。如果把学生必做是教师的手术对象,那么课堂就是教师的手术台,教材课件是教师的手术刀。
公开课对任何一名教师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作为一名教师应时时刻刻做好准备上公开课,微型课,参加优质课的准备。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上周单位发了镇上举行优质课比赛的通知,需要各校上报参加的老师,我们学校有两个名额,一文一理,英语老师归到文科组,需要和实力强大的语文老师竞争。对于优质课自己很发怵,台风不好,教学设计不好,课件制作不好,想要以各种理由逃避。想着自己离晋级还早,想着无论如何也轮不上自己,却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从比赛中获得成长。
和办公室另一位老师商量后,我们决定报名,目的为了成长。开始选课,进行教学设计,试课。
一、选课
我目前任教的是四年级英语下册,考虑到本班学生以及教学进度,最终选择了第二单元《What time is it?》A部分第一课时。
二、教学设计
是去听别的老师的课再自己重演一遍“模仿”出来?还是自己翻找各种名家实录“拼凑”出来?
又或者,自己去找别的老师“请教”出来?这时候,心里最后悔的就是为什么自己平时不多看一眼其他老师优秀的教学设计,一时半会儿自己找不到好的设计思路。从网上看别的老师的课,那是属于他们的风格,对于我们的学生不适合。也许教学视频中四十五分钟可完成的教学内容,我的班级可能需要两节课才能掌握。我以为学生会频频说句金句,展现独特见解的问题,学生根本答不上来。又或者以为特别有趣的教学活动,学生并无多大兴趣积极参与。
问题出在哪?问题在于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基础、班级氛围与视频中的学生不同,对于课堂掌控力、知识底蕴也与名师有很大差距。视频中的学生处于一线城市,接受着最新的教育,而我们的学生身处农村,能把课本上的学会已经相对吃力:,如果再拓展英语绘本阅读对他们来说实在难以接受。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有着独立且丰富的思想,同时也存在差异。所以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状态,课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生成形式。
但是面对这次的比赛我应该怎么能在最快的时间里设计出来呢?新课标的出台,学校未曾进行培训,自己对于新课标依然是一知半解。“书到用时方恨少”,任何知识都是这样,不学课标,不听讲座,或者只听不行动,现在用的时候只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
最终只好模仿,并去修改教学设计,看一下别人是怎么来设计这节课的,我应该怎么设计。
三、课的生成
一堂好课的生成需要千锤百炼,需要与学生之间的磨合。单位通知的本周二周三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周四晚上课件才做好,周五试了两节课感觉效果都不太好。表现在:1.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够,学生兴趣缺乏,因为参与度不够;2.我讲的太快,学生还未反应,我已进入下一阶段.3.个别单词属于第一单元内容,但是我们班第一单元的课还未开始,所以学生不知如何表达。我的预期效果和实际出现很大的反差。
原本的计划是趁着周末进行修改,周五回到家临时接到通知:听评课变成微型课,只需提交微型课即可,说实话,真的有种想要放弃的感觉。但是又想到我是那种会放弃的人吗?以后难道就不讲课了吗?硬着头皮上吧,交了一节不太满意的微型课。
四、关于评课结果
关于评课结果,如果说自己真的不在意,也是假的,对于结果,我是做好准备的,尽管领导只公布了前两名(没有我)。数学课的一位老师说,你的板书太随意了,整节课也没有让人产生共情,而且语速太快了。这些我承认都是自己的不足,这些是自己的短板,迫切需要改变的。平常说话快,但是也有老师在教学中反而可以说话语速适中,语调跌宕起伏,更能引起听众共鸣。
英语课,一位老师告诉我:需要讲的“洋气”点。听过桂婷婷老师的课,听过戚琪瑶老师的课,也听了田湘军老师的课,每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课真的就是符合大众对于英语老师的标准“洋气”。
怎么达到“洋气”?首先就是自己的教学设计,导入要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重难点突出,符合建构理论,尤其在新课标下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板书自己可以多参考网上优秀的模板,总结成自己的模式。多看知网上收录的教学设计,李亚敏老师也提出自己在教学设计时会多看这方面的书籍,并模仿其他老师的课,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风格。
找一位附近的老师帮忙指导,这是我今天最想做的一件事情。自己磨课进步会很慢,如果有高人指导必定如虎添翼。这是我当前需要做的。
想要成为会上课的老师,单依靠爱孩子是远远不够的,余映潮老师曾说“如果没有教师的精读,则一定没有精彩的教读,没有生动的课堂交流。也可以说,有了教师的精读,才可能有精彩的教读,才可能为精彩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英语和语文是多么类似,因为同属一门语言,在教学方法上亦有相同之处。
同事指出的很对,如果别人对你的课堂不能产生共情,这是一节失败的课。而我们想要构建的理想课堂不就是可以从学生的动作、表情,甚至一个眼神了解学生的心情和想法以及它们的由来,力求真正读懂学生,产生同感共鸣吗?
自己学习的真的还有很多很多。
微风环玉碧,芳菲沐课堂。“真正的好课,是自己一个人沉淀在书海文献里探索出来的,是自己一个人沉潜文本挖掘出来的,是自己与孤灯相伴、连续静坐、静待一瞬间灵感的降临再欣喜抓住它顿悟出来的。”一次磨练即是一次成长,一次反思,即是一种进步。接下来的日子,我已做好准备,尽情的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