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本通篇在谈论死亡的书籍,太好看了!| 写书

一本通篇在谈论死亡的书籍,太好看了!| 写书

作者: 王大安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18:11 被阅读749次

书籍:《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著郑振煌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死,大概是中国人最忌讳的话题了,但这里竟有一本通篇在谈死亡的书,而且对死亡过程描写得如此详细。

《西藏生死书》在佛教语境里谈生命意义,大概有些内容会让人觉得有些玄乎,不太科学,但我觉得,虽然不至于信奉,也可作为世界面向的另一个参考。老是动不动讲科学,那世界岂不是少了许多有趣的多样性和搞不定就存在的可能性?

本书开篇所说的一段话,很有意思:大家平时都闭口不谈死亡,认为它晦气、恐怖、不吉利,但当死亡真的到来时,人却一下子就没了,完全没有准备,匆然就离去,剩下身边的亲人一片失措悲伤。

像走在投胎路上……(王大安/摄)

死,有没可能并不是可怖的,大家对它的刻板印象也会是一种标签式偏见呢?

一  对死的理解 

从人一生的维度看,生是起点,死是终点;生意味着创造,死意味着消亡。以前一直站在这个维度去理解死,所以,很少会去想和死亡相关的话题,因为它是人生终点,按照人类平均寿命,终点离我还有点距离。

但《生死书》站在了一个更宏大的视角。一个是从佛教轮回观来看,生死并不会使“业”消亡,且会随着你不断轮回,不断生死;另外,我们活着时感受到的“心”,在死亡时也会感受到,生死并无差别。生不是开始,死也不是结束,这不是一场单机游戏,每个个体都和宇宙、时空、万物皆有关联,也许死了还真不能一了百了,在茫茫宇宙洪荒中,它只是一个小小部分。

“从西藏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把整个存在分成四个不断而息息相关的实体:①生 ②临终和死亡 ③死后 ④转世。它们可以称为四种中阴:①此生的自然中阴 ②临终的痛苦中阴 ③法性的光明中阴 ④受生的业力中阴”

中阴,来自《中阴闻教得度》(一部死亡指南),它把生命看成循环不息的四个阶段。

死对我而言,除了是个遥远的终结者外,并无其他意义,而《生死书》却十分看重死的价值。佛教终极理想是证得心性,消除业力,步入极乐,脱离轮回控制。而死,对于证悟心性是极其关键的一环。

说来,我是第一次在书中读到关于死亡过程的细致描写(见附图)。它分成外分解和内分解,外分解便是我们身体血脉的消溃,内分解则是人情绪意念层面的分化。内分解过程里,会有机会见到心性的本来面目,按书的描写,首先是地光明呈现,然后是法光明阶段,若在世时已对心性有所觉察,这两个阶段便有机会拥抱心性光芒,而迷茫者甚至都无法觉察到这两个阶段,很快就进入意生身,此阶段在世时的所有情绪念头又都回来了,又被心念的力量控制,再次无法自控地走向世间轮回。

虽然读起来,感觉像出门办事一样,我拿着一张心性的照片,然后记得在死时,认出它的模样,就此回到本觉光明中。但,书中说,就像在梦中一样,你很难做到如白天那般的清醒觉察,更何况在弥留之际?

书中也有讲到一些高僧或平凡人在觉察中接受死亡的故事,他们对身体的痛苦坦然接受,没有恐慌和忧虑,无需抚慰,反而是照顾者在他们身上感受到祥和氛围,无需麻醉,他们便走得安宁而又稀松平常。

他们不是接纳了死亡,而是有所明白,该如何和自己的心相处,死带不走身,但心会一直跟随。抛掉身体所带来的头衔、角色、责任,我们是否还拥有一些死也可以带走的东西呢?

或者说,死不是终结者,让心性蒙尘的心念(七情六欲)才是一切的终结和开始,让我们于存在中循环不息。

“中阴教法说得很清楚,如果我们所了解的心,只是我们死亡时消散的心,我们就会对死后的事情一无所知,也无法了解心性更深的实相所呈现的新面向。因此,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熟悉心性。惟有如此,在我们死亡的那一刻,当它强有力地自然显露时,我们才能够有恃无恐,才能够视之为‘自然’,就像中阴教法所说的‘有如孩子投向母亲的怀抱’;而且还可以借着安住在那个状态中,终得解脱。”

附《生死书》对死亡过程的描写:

二  死和心性

“请不要误以为心性只有我们的心才有,事实上,它是万事万物的本质。我们要一再强调,体悟心性,就是体悟万事万物的本质

历史上的圣人和神秘家,用了不同的名词来修饰他们的开悟境界,给予不同的面目和诠释,但基本上,他们都是在经验根本的心性。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称为‘上帝’;印度教徒称为‘我’、‘湿婆’、‘婆罗门’、‘毗湿奴’;苏菲教徒称为‘隐藏的性质’;佛教徒则称为‘佛性’。所有宗教的核心,都肯定有一个基本的真理,而这一生就是演化和体悟这个真理的神圣机会。”

心性,是什么?所谓的高我?真我?普世智慧?

破碎而又完整的佛像(王大安/摄)

忽然想起俞飞鸿和许知远对谈关于《爱有来生》的拍摄困难时说,眼看资金一天天消耗,想要的天气久久不来,一切低迷而停滞之时,第二天她醒来看着窗外茫茫,心底竟是一片空白,没有绝望,没有恐惧,没有竭斯底里,就是那样的一片空白。

易经说,万事万物皆会变化,那世间是否有不曾变的东西?那个存在至今的永恒,是否便是心性?那个一片空白,却又衍生出万物的地方?

空生万物(王大安/摄)

大学时便接触了正念静坐,但感觉对自己不受用,那时本就是个安静的女子,好似不需通过打坐来让自己更安静了;工作后,又开始重新修习打坐,却发现越坐心越乱,心里一直牵挂着要做的事情,我看到杂七杂八的念头不停生起,不时被心念的气球带着浮在空中。我不喜欢这种躁动的感觉,而《生死书》却告诉我,这些所有的躁动其实都是心性的光芒,循着它们,可以回溯到心性本源,在那里,我们可以获得心性的第一张照片。

“假设你发现自己处于深刻的宁静状态中,可是常常为时不久,一个念头或一个动作就生起,就好像海洋中的波浪一样。不要拒绝那个动作或特别拥抱宁静,而要保持纯净现前的流动。禅定的普遍、宁静状态就是本觉本身,一切念头的生起无非是本觉的光芒。这是大圆满法的心要和基础。有一个方法可以想像这种情况,好比你正骑着太阳光回到太阳去:你立刻追踪念头回到它们的根源——本觉。当你安住在‘见’中如如不动时,你就不会再受任何生起的念头所欺骗和分心,因此不会沦为妄念的牺牲品。”

《生死书》有个提法,叫“休息而不休禅”。打坐时,我们特意用一种姿势和一个空间来让自己进入禅定状态,而当我们结束打坐,休息时,也应努力将定的状态带入日常生活里,走路也好、吃饭也好。而入禅,也不一定非要通过打坐这种方式,禅也是可以有艺术创造力的,比如舞蹈、音乐、表演等,这些都可以带来禅的浸入感。我感觉,打开心性的第一道门其实是专注力,当专注力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带来所说的“心流”体验,一种专注到无法感觉周遭世界和时间流逝的状态,其实这也是一种入定,在定中我们和心性更接近了,它是一片空白,其实也并非一片空白。

佛教经常提到空,我最初理解的空是淡泊名利、性冷淡那样的空,世间万物皆为假象,没必要太较真,反正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生到头其实是一场空,以此得出的结论是人生无意义……那,我活在世上是为了啥……

生长-枯萎-生长-枯萎,循环-循环-循环-循环(王大安/摄)

后来,听叶曼老师讲解的《金刚经》里有一词让我略有体悟,叫“借假修真”。我活着的意义是我一生要寻求的那个“真”,而工作、技能、财务、理论、思维模型等等现世的东西、这些会变化的假象是我可以用来达到修真目的的那个“假”。看到空,并不是说,陷入一片虚空无意义,而是在这空里,看到万物本质,借助这种无意义来获得一种真实存在

所以,我不是要放弃学习和奋斗,而是要更努力地在现世中不倦生活,才能在“假”的世界里进阶,才能做到“借假修真”。

“当你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万物本身并不真实存在,这种非独立存在,我们称之为‘空’。让我们来观想一棵树。当你想到一棵树的时候,就会想到一个明确的物体;在某个层次上,就像海浪一样,树确实是明确的物体。但当你仔细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树毕竟没有独立的存在。细细思考,就会发觉树可以化解成无数细微的关系网,延伸到整个宇宙。落在树叶上的雨,摇动树的风,滋养树的土壤、四季和气候,乃至日月,都构成树的一部分。当你继续想下去,就可以发现宇宙间的一切都在成就这棵树,任何时刻,树都不能独立于其他事物;任何时刻,树的性质都在微细变化中。这就是我们所谓一切皆空,一切皆无法独立存在。”

空,不是退缩、隐藏、不作为,局限于小我,而是去看见和感知,看到宇宙和大我,这便是真实的心性。

(王大安/摄)

死亡,作为世间一环,其实也是一种“假”,它和禅定一样,可以帮助我们走向真实,死亡带来的是物质的空,却也可以带来内心的满。

第一部分提及了死亡的三种阶段,地光明、法光明到意生身,其实这三种阶段我们在入睡之际、情绪升起之际、静坐入定之际都会出现。比如,以情绪举例:

“在那个缺口的‘空白’中,可以发现卸下任何观念、架构或概念后的喜悦。然而我们却逃避它,反而在根深蒂固的习气驱策下,接受熟悉的、具有安慰作用的情绪发作,执着于这种不可靠的安全感。因此,这就是从心性生起原本清净的能量凝结成情绪形式的过程,而它本具的清净性就被我们的轮回观所污染和曲解,形成持续不断的日常散乱和迷惑。”

在所谓的意念、杂乱、梦魇、魂魄升起之前,心性其实已经呈现,只是存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若平时没有经常擦拭心性这面镜子,会忽略它的升起,而直接被带到表面浮起的灰尘里,进入情绪失控、睡梦无意识或生死轮回内,循环,循环。

之前听韩岩老师分享关于人的整体性的概念,怎样的人是整体合一的呢?他说,就是能不断在潜意识中扩大意识层面的人,我们的意识圈不断延伸到潜意识里面,意识圈不断扩大,而所触及的潜意识也越来越深。从这个角度理解,其实便是将无觉知的藏于潜意识深处的心性觉知化的过程。所有关于个体认知的理论,宗教也好,哲学也好,心理学也好,本质都是同源的。

上述的三种阶段,相应有化身、报身、法身对应着,有趣的是《生死书》将这三身和大卫·波姆所提的宇宙三个面向——物质、能量和意义做了关联。

“就他的解释来看,意义的角色类似法身,那是一个无限可能、完全自由的整体,一切万物都是由它生长出来的,意义和物质透过能量来相互作用,能量类似报身,它从空性的基础上,自发、持续地发出。而物质的创造,就大卫·波姆的观点来说,类似化身,因为化身就是能量持续具体化的形式和显现。”

从教练活动上看,引导方式便是是一种化身,一种假借,它的作用是生发出能量,也即所谓的场域,通过能量报身的媒介来衔接假和真之间的鸿沟,让能量去激发出别人内心自己的老师,让他自己去帮助自己接触内心的力量、信心、信仰和精神,直至达到意义即法身(这其实,也是教育的本质,自我教育也好,他人教育也好)。所以,在知识、技能、食物、财富、打坐、艺术等世间的假借渠道面前,当我们能从它们那里真正汲取到能量,并不断储备后,这些才是我们死后真正能带走的东西,属于我们自己的真实

想提一下《生死书》中所频繁提及的一种假借方式,就是意象想像,书中提及的多个修行法,按现在心理学来看,其实是一种心理意象冥想,比如想象所敬重的上师出现,从他身上散发出本觉光,想象光芒从头顶灌入身心;或者在临终者床边,想象上师的光笼罩着临终者,引导他走向死亡。联想到在workface做的一些心理意象引导,比如闭上眼,想象面前有一扇门,你走上前,打开门,看见了什么……看到的东西,会对自我状态有一定启示。虽然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意象,但两者相同的诉求点是,有时我们所需要的能量,其实就藏在我们自身,所有答案和救赎,就在我们内心里躺着,只是你还没被唤醒、还未看到而已。

附一段《生死书》对心性的描述,挺美的:

“你也许会问:如果体悟‘见’就是体悟心性,那么心性又像什么?

心性的体,就像空无一物、广袤无边、自始清净的天空;心性的相,就像太阳的光明清澈、无所不在、自然显现;心性的用,也就是慈悲的显现,就像阳光大公无私地普照万物,贯穿四面八方。”

“你也可以把心性想成镜子,具有五种不同的力量或‘智慧’:它的开放性和广阔性是‘虚空藏智’,慈悲的起源;它巨细靡遗反映一切的能力是‘大圆镜智’;它对任何印象均无偏见是‘平等性智’;它有能力清晰明确地辨别各种现象是‘妙观察智’;它有潜能让一切事物成就、圆满、随意呈现是‘成所作智’。”

三  如何对待死亡

死亡,在你眼里,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永别,我们和死者再也不能一起生活;它意味着痛苦,肉体的精气神被迫消解;它意味着可怕,无生命的尸体带来死寂;它意味着解脱,和现世纠葛一了百了的诀别。

大人不愿和小孩谈起死亡,因为这词太过阴森晦气,有可能会带来负面情绪和噩梦;

大人也不愿和临终者谈起死亡,因为这词太过悲观无望,有可能会带来无益身心的心理压力;

大人也不愿和彼此谈论死亡,因为这词离活着的人太过遥远,还不如多关注现世生活。

那,我们该在什么时候谈论死亡?甚至学习如何走向死亡?因为这个方向,我们每人每天都在前进中。

我们对死亡又害怕又好奇,想上前又犹犹豫豫,我们可以不必把每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但可以把死亡纳入我们的行程规划中,作为一个基本事实,来与它和平共处。

有一句话说,那些杀不死我们的,会让我们更强大,其实,死亡也可以杀不死我们。它的力量有可能比活带来的更为强大。

就像,光一样。(王大安/摄)

【其他摘录】

相关文章

  • 一本通篇在谈论死亡的书籍,太好看了!| 写书

    书籍:《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著郑振煌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死,大概是中国人最忌讳的话题了,但这里竟有一...

  • 【谈论死亡】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感觉——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然后想到自己如果死去,眼前的一切如故,依然欢声笑语,依然谈笑...

  • 谈论死亡

    你以为我是想谈论死亡吗? 生者之业未竟又何必妄论死者? 但生者之地太过于拥挤 孤独已获得不了勋章和荣誉 我只好寻一...

  • 第一本书

    这是读到的第一本有关于死亡的书,不是小说里的死亡,不是影视中的死亡,不是人们谈论的死亡,不是哲学里的死亡,而是一个...

  • 读书记 | 人类面对死亡的三种方式

    当我们在谈论死亡的时候,我们是在谈论死亡本身吗? ...

  • 看了一本特朗普写书

    前几天看了特朗普写的《跟亿万富翁学思考》,书的前半部分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后半部分大多是流水账,一些日程事项记录。 ...

  • 齐帆齐微课(2)从时间的利用看一个人的前途

    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作者真的是超级厉害,他作为一名神经科医生,通过网络和撰写书籍,向大...

  • 我们谈论死亡

    (知乎上的原回答) 小时候,我对死亡没有概念。 即使是经常在电视剧里看看各种生死场面,但都毫无感觉。 中学时候第一...

  • 读书笔记1---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这是一本方法类的书籍,它是从运动,饮食,恢复和心态四个维度出发谈论了保持旺盛精力的自我管理类书籍。作者是在«得到»...

  • 最好的告别

    在我们的文化里很少谈论死亡,因为死亡意味着消失,意味着一切都无意义了,所以我们谈论的都是活着的事情,连“死亡”这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通篇在谈论死亡的书籍,太好看了!| 写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dw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