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忧·日更
沐浴书香,颐养天年——杂谈读书有利于养生

沐浴书香,颐养天年——杂谈读书有利于养生

作者: 退而_结网 | 来源:发表于2019-11-01 05:34 被阅读0次

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读书与养生有密切的关系。世界文豪高尔基说:“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国西汉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所谓“医愚”,不仅医治愚笨,增长知识,而且使人在理性指导下,获得精彩的人生。

古今中外的成绩卓著者无不以书籍为友、以读书为乐。明朝理学家薛暄则说:“万金之富,不以易吾一日读书之乐也。” 我国著名学者周辅成把读书列为“人生第一乐事”。我国著名作家叶辛认为:“书海浩瀚,扑进去其乐无穷。”德国赫瑟尔指出:“如果我要寻求一种足以使我处处如意成为我毕生幸福与愉快之源泉的乐趣……那种乐趣便是读书的乐趣了。”法国左拉感到“偶尔搞到一支蜡烛,能在夜里读书,便有升天似的快乐。”薄伽丘的体验是:“我在书堆中,享受到了世界上任何君王都无以伦比的巨大快乐。”

首先,读书有利于养心。一个人健康长寿,首先要心理健康。经常读点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人对话,安抚心灵。清代石成金在《长生秘诀》一书指出:“养生先养心。”我国清代《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说:“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唯读书可以养之。” 清代养生家李渔说:“予生无他癖,唯好读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牢骚不平之气籍以除。”

攀登书山,遨游书海,具有调节情志,平衡心理的作用。明成祖朱棣把宫中藏书视为“特健药”。古人说:“腹有诗书心自正。”坚持读书可以使人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我国103岁诗翁葛祖兰曾说:“我的长寿之道就在于读书与写诗,它使我胸襟豁达,心情闲适。”古人说:“腹有诗书心自正。”读书能使消极者变得振作,使虚度者生活充实,使自卑者变得坚强,使不满者知足知福。

第二,读书有利于健脑益寿。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科里斯指出:“脑子用得越少,越易老化。”生命在于运动,不仅指身体运动,还包括脑运动。通过大脑协调机体各种功能达到健身目的。人脑若不常用就会萎缩,功能也会随之降低,而大脑衰退会直接影响全身器官。老年人经常读书,可使大脑充满活力。南宋诗人陆游在古稀之年,虽面临战乱不断,仍不忘读书,并说,“读书有味忘身老。”“病需书卷作良医。”结果活到85岁。我国有人对秦汉时期3088名著名学者的寿命进行统计分析,平均寿命为65.18岁,远远高于其他职业人员寿命。外国医学界对600名老年痴呆症患者调查,发现99%的患者未上完中学,受过高等教育只有二三人。可见经常读书,坚持读书,其老年痴呆症发病率大大越低。

读书是一种涉及全身的活力,不仅有视觉和其它感官参加,而且还涉及到大脑反射和意识活动。现代科学表明,脑的重量与聪明没有直接关系,但与寿命直接关系,人虽老,“脑强必多寿”。陕西城固的李本善老人,今已百余岁,其长寿秘诀之一就是读书。他原本体质较弱,但自他爱好读书以来,身体却渐渐好转。上海苏局仙老人108岁时,仍出口成诗。已写了三万首诗歌他天天读书看报,人却鬓发变黑,返老还童。我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一生与书为伴,笔耕不辍。93岁出版回忆录《我们仨》,轰动文坛,风靡海内外;96岁成书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百岁时写了《百岁感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102岁时,出版了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日本长寿专家从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是最长寿的是哲学家,其次是艺术家、科学家等。而美国有关保健学家在研究人的寿命时,发现获博士学位的人,要比中等学历者寿命高三岁。

第三、读书有利于养性。“人有个性,百人百异。”退休之后,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诸如世态炎凉,照顾不周,夫妻口角,邻里磨擦,子女下岗,晚辈顶撞等等。对于这些,老人最易发“怒”生气。而怒则伤肝,“百病生于气”。读一本好书,如服“超级维生素”,能使人胸怀开朗,性格平和,消怒化郁,神志安定,不快情绪为之消散。百岁诗翁葛祖兰曾说:“我的长寿之道,就在读书与写诗,它使我胸襟豁达,心情闲适。” 

第四,读书有利于养趣。一本好书读之如迎春风,如饮醇酒,读后思接千载,悄焉动容,心旷神怡。宋朝蒲宗孟说:“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读书不可一日失。”唐代诗人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写道:“寂寂寥寥扬子居,岁岁年年一床书。”南宋诗人尤袤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扰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唐武宗会昌五年,74岁的诗人白居易在府中举行一次高寿诗友宴会,邀请84岁的刘真、96岁的僧如满、136岁的李天爽等9位诗翁参加,席间寿星满座,鹤发童颜,读书赋诗,笑声琅琅,怡然康乐,虽是夕阳,胜似朝辉。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足见读书之乐,溢于言表。老年人读书可以解除离退休后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使晚年生活更充满情趣和快乐。

第五,读书有利于养德。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使人们修心养德,净化灵魂。一个人忠厚仁慈、通达祥和、伶孤惜寡、扶贫救危、为善不倦、助人为乐,必然体健寿高。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求寿而自然。”老年人要保持晚节,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一个好长辈,需要经常读点书,腹有诗书心正德自高。

“苍龙白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老不必叹,老不必讳。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但“读书莫懈怠,青春到永远”确是箴言。老年人应静下心来,安排适当的时间,认真地读书看报,动笔用脑。沐浴书香,颐养天年,使晚年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沐浴书香,颐养天年——杂谈读书有利于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fl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