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447)

闲读《随园诗话》(447)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1-09-24 23:30 被阅读0次

    【原书补遗卷七·四一】

    白太傅《因李留守相公见过池上泛舟话及翰林旧事因赠诗》云:“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余己未翰林,亦有两相三尚书。为之怃然

    白太傅,即唐代诗人白居易。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己未,指乾隆四年,1739年。是年,袁枚进士及第,入翰林院。

    怃然,音wǔ rán,释义:1、怅然失意貌。《论语·微子》:“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羣,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邢昺疏:“怃,失意貌。”2、惊愕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赵戏之曰:‘君倘垂意,当作冰斧。’王怃然曰:‘此念所不敢存。’”何垠注:“怃,怪惊之辞。”3、形容失望的样子。宋·苏轼:“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

    唐宋时期的翰林学士与明清时期的翰林,有云壤之别。

    翰林学士,古代官名,唐宋时位重权高。唐初于禁中置翰林院,为内廷供奉之所。但唐初的翰林院中,除文词、经学之士外,还有卜、医、棋、术等各种专门伎艺人员。他们定期入值当班,待诏于院中,以备皇帝召见,陪伴天子下棋、作画、写字并为其占卜、治病。他们各以其专长为皇帝游居宴乐服务。除此之外,皇帝还往往召集一批文士置于翰林院中,作为私人参谋以备顾问。至唐玄宗时,始置翰林学士。《新唐书·百官志一》说: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诰书敕。意思是说,唐玄宗时,设置了“翰林学士”,先是协助皇帝批示奏章,后来以中书省政务多,起草文书慢为理由,让翰林学士参与起草诏书。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 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重要诏书用白麻,一般诏书用黄麻)。其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为天子最信任的秘书班子。翰林学士出现之后,便正式分割了中书舍人制诏之权,于是皇帝的命令被分为内制与外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时期,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但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的官职,也不承担起草诏书的职责。不过,能够入清代翰林院任职的都是进士出身有学问的官员,有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仕途前景不错,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权势地位相比,还是有云壤之别。

    唐·白居易《李留守相公见过,池上泛舟举酒,话及翰林旧事…以献之》:引棹寻池岸,移尊就菊丛。何言济川后,相访钓船中。白首故情在,青云往事空。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44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iy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