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的医术丝毫不逊色于华佗,不仅能治病,还会治“穷”!

他的医术丝毫不逊色于华佗,不仅能治病,还会治“穷”!

作者: 李多宝 | 来源:发表于2019-08-29 18:17 被阅读0次

去年暑期档天天上热搜,频频被催更的清宫剧《延禧攻略》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这部剧是基于史实杜撰的电视剧,大部分角色都有历史原型。

其中,就包括叶天士。其原型是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第一名医叶桂。

论医术,叶桂丝毫不逊色于华佗;论医德,他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从不以贫富差别对待病人。

被夸赞妙手回春的他,究竟妙在何处呢?

《延禧攻略》中的叶桂形象

少承家学,天资过人

叶桂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祖父时医德高尚,精通儿科,被誉为“儿科圣手”;他的父亲叶阳生则精于外科,不仅医术精湛,爱好读书,且喜欢饮酒赋诗和收藏古文物。

生长在这样一个弥漫着药香的家庭中,叶桂从小就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叶桂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对医学有着极大的热情。

俗称“别人家的孩子”。

他白天向老师习读经书,晚上随父学医,未及弱冠之年便已通读了《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著作,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为日后的从医生涯打下了扎实稳固的基础。

父亲死后,叶家生活贫困,难为生计,叶桂于是决定放弃科举事业,踏上江湖,同时拜父亲的门下朱某为师,一边学习医术,一边行医应诊。未及数年,他的医术和对医学的见解超过了他的老师朱先生,登门求医的患者络绎不绝。

叶桂从小就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听说了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这也难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山东有位名医极为擅长针术,他想要去学习但是少了一个“中介”。后来这位名医的一个外甥因为在他舅舅这里治不好自己的病,所以只好来找叶桂求医。叶桂专心诊治,几副药下去就药到病除。他非常感激,便将他引荐给了自己的舅舅。

叶天士在那里虚心求教,甚至曾医好过这位名医曾经放弃的病人。后来此人知晓他是叶桂之后,更是把自己全部的针灸医术传授与他。

叶桂原本就天资过人,加之这般求知如渴、广采众长,善于融会贯通,所以他的医术日渐精明。

实乃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加努力。

叶桂画像

杏林怪才,妙手神医

叶桂的医学生涯始于苏州城外的一片杏林,在那个时候,鸿儒造访,病家叩门,叶桂的“种福堂”前轿来舆往,着实风光热闹。

有一年夏天,江西“五斗米道”的张天师来苏州传道,谁知竟染上时疫,高烧不降,头晕不止,且腹胀如鼓,四处求医调治但不见起效,眼看着已经气息奄奄。

几经辗转,他的信徒们请来叶桂为张天师诊治。叶桂凭脉用药,力主下法,为张天师开了一剂“白虎承气汤”,此药主要用于通导大便、消除积滞。

张天师服用半晌之后就下燥屎数枚,很快就痊愈了。

张天师死里逃生,遂以“天医星”相誉;他的信徒们奔走相告,各个都称叶桂是“神仙下凡”

一时之间,叶桂是名声鹊起

医林同行称其是“杏林怪才”,民间百姓却誉之为“妙手神医”。

奇术治盲 不药而愈

清代藩宪向为京官,而清代京官没有多大实权,他极想被委以外任,所以当藩宪听说要到苏州外任时,那个高兴的呀,谁知悲剧发生了。藩宪突然暴喜而盲,急忙差下人去请名医叶桂来给他看病。

叶桂了解他发病详情之后便说:“我好歹堂堂一方名医,让下人来请我未免太折损我的颜面。必须备全副仪仗来,我方可前往。”差人回禀,藩宪怒不可遏,众人相劝,依允名医要求,若治不好目疾,重罚不迟。于是,藩宪令仪仗相迎。

但谁也未想到,叶桂还是不买账,又说“去回禀你家大人,必须由藩夫人亲自请!藩宪闻后,怒发冲冠,咆哮如雷。在这之间,藩大人怒气未消,但是眼睛却突然能看见东西了。

在众人疑惑之时,叶桂已匆匆赶到藩府上请罪了,对藩宪说:“我并非无礼得罪大人,而是为了治好大人的病。”重见光明的藩宪由怒转喜,并重礼酬谢叶桂。

乡里之间口口相传叶天士奇术奇在于不药而愈,于是,叶桂以阳治阴,奇术治暴盲的佳话传遍苏州城内外。

其实啊,叶桂是运用《内经》理论,过度兴奋和喜乐伤神,暴喜将心神荡散,可致暴盲,怒为阳胜,喜为阴胜,阴胜制阳,阳胜制阴,所以才故意用计让藩大人暴怒,以阳制阴,阴阳平衡,用怒火将爆喜之情消散,眼睛自然就看得见了。

温病专家,承前启后

《延禧攻略》里,叶天士就曾为乾隆帝治好了痘疾,这一点与真实的他是相吻合的。

叶桂最擅长的就是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

他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他所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

叶桂首先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概括了温病的发展和传变的途径,成为认识外感温病的总纲;还根据温病病变的发展,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在诊断上则发展了察舌、验齿、辨斑疹、辨白疹等方法。

清代名医章虚谷高度评价《温热论》,说它不仅是后学指南,而且是弥补了仲景书之残缺,其功劳可见一斑。

清代乾隆以后,江南出现了一批以研究温病著称的学者。他们以叶桂为首,总结前人的经验,突破旧学,开创了治疗温病的新途径。

除精于家传儿科,在温病一门独具慧眼、富于创造之外,天叶桂还在医学的其他领域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杂病方面,他补充了李东垣《脾胃论》详于脾而略于胃的不足,提出“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主张养胃阴;在妇科方面,阐述了妇人胎前产后、经水适来适断之际所患温病的症候和治疗方法;他对中风一症有独到的理论和治法;他还提出久病入络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巧妙“治贫”,医者仁心

一天,叶桂正在药房给病人号脉,忽见一个衣衫破烂的人冒冒失失的闯了进来。他不等主人问话,便双手作揖说:“向先生请安!听说先生是当今的活神仙,能治百病。我有一致命的病症,不知先生能治否?”

叶桂说:“只要我能治得好,一定效劳,你有什么病直说无妨。”

此人说:“人不欺病,病难欺人。其实我一无内患,二无外伤,只是太贫穷了,你可会治贫吗?

“可治。”叶桂回答的十分笃定。

“我看你这个人是无理取闹!走遍天下,哪有医生能治贫的?”

不料叶桂捋着长须笑道:“贫也算种病嘛,既无佳肴滋补,又频添忧愁伤身,可谓有损元气。不过要治它也不太难。我看这样吧,我给你一枚橄榄,吃完果肉把果核留下,再把它种到土里,到明年自然就不穷了。

看病的人听了这番话,像降到五里雾中摸不着真山实水。觉得种橄榄核与治贫是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事,本当不信,但见叶桂一脸诚恳,便拿着一枚橄榄满腹狐疑地回去了。

这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照着叶桂的话办了。第二年,橄榄树就长高了。挺拔的小树上长满了绿叶,就是不开花,不结果。

那人想:无果树有啥用?然后去问叶桂。

叶桂笑道:“到时候了,过几天自有人送钱来。”

那人还是不信,悻悻地回家了。

没过三天,怪事出现了,买橄榄叶的人竟像赶集一样,后脚跟着前脚地接踵而来。虽然每人只买几片,价钱也便宜,但一树橄榄叶何止万千,那人因此发了小财。然后用这笔钱做个小本买卖,开心奔小康。

他十分感激叶桂,抽空带了一份厚礼去向这位神医道谢,并探问其中的奥妙。叶桂婉言谢绝了对方的馈赠,把买橄榄叶的秘密告诉了他。原来,叶桂早料到这一季节有某种传染病流行,配治医治此病的药物少不了橄榄叶,所以在开药方时,每方必加几片。

俗话说得好:“药不分贵贱,能治病就是好药。”可满城的药肆就是没有这东西,病家只好在叶桂的指点下,到那人的住处买橄榄叶了。

如此遵循医德乐善好施之人,面对贫苦之人更是予以一片真心,这样又怎能不配得众人长久的称颂!

结语:

叶桂的一生对医药都很严谨,他在临终前还告诫子孙和他的学生,医生这个行业不能任性为之,不仅要有先天的悟性,更重要的是后天刻苦。只有这样才能够行医治病,否则就是在借医杀人。

叶桂生前伤病盈门、日日忙于诊治病人,无暇亲笔著述。他留给后学者的宝贵医学著作,全部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人搜集、整理的结果。其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对现代医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在整个中国医学史上,叶桂都是一位具有巨大贡献的伟大医家,后人称其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他首先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又是一位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无所不精、贡献很大的医学大师。史书称其“贯彻古今医术”,他是当之无愧的。

无论其医学理论,还是治学态度都是值得后人珍惜和学习的宝贵遗产。特别是他那种谦恭好学、求师学艺的精神永远是后世习医者的光辉典范。

相关文章

  • 他的医术丝毫不逊色于华佗,不仅能治病,还会治“穷”!

    去年暑期档天天上热搜,频频被催更的清宫剧《延禧攻略》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这部剧是基于史实杜撰的电视剧,大部分角色...

  • 华佗本是妙手神医,究竟曹操为何要杀他?真的是因为要开颅吗?

    华佗精通医术,料病如神,治疗神奇,手到病除。有着如此高超医术的华佗,曹操为何对他痛下杀手?在那个三国鼎立的年代,不...

  • 华佗收徒传奇

    华佗是东汉时期民间医术最高超的医生,也是在民间威望最高的医生。我们今天形容一个医生医术高超,经常会形容他是华佗在世...

  • 他是医术最高的人,却一生默默无名

    华佗是中国古代名医,一次有人问他“你们三兄弟里,谁的医术最高?”华佗回答说,大哥医术最高明,二哥次之,他自己水平最...

  • 【原创微小说】明白人难做

    老卞祖传医术,闻名于方圆五百里。 老卞医术高明,疑难杂症,经过他的研治总能妙手回春。日常医治头疼脑热之事,更是数不...

  • 华佗能不能治好曹操的病

    据《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上说的华佗与曹操间的事大致如下:曹操闻知华佗的医术,把他招到自己的身边来服伺自己(...

  • 华佗治病

    东汉末年,十常侍乱国。宦官把持朝政,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宦官们怕人谋反,于是便派心腹之人...

  • 怪症奇方_江湖术治噎膈

    昨日写了名医华佗治噎症的二个有趣故事,一是华佗用了鸬鹚的口涎,二是用了醋大蒜,这些用于治病的材料,很是奇特了;今天...

  • 治未病

    华佗是千古名医,但是他说过一段话:“论医术的高明程度,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是最差的那一个。大哥治病主要在病情发作...

  • 建安三神医之董奉

    董奉(220~280),字君异,侯官(今福建长乐)人。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的医术丝毫不逊色于华佗,不仅能治病,还会治“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lw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