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金星有点烦》是对《西游记》的另类解读,但是仔细琢磨,唐僧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的确早已设计好,过程中还总有神仙帮忙,如果说除去作者吴承恩安排,那书中着手对这些剧情安排的人,必然是观音和太白金星这样的人。原来做神仙也像是在职场,原本已经根深蒂固印在我们脑海里的故事,换一个角度来看就变得特别新奇。
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历劫,“不在红尘洗礼一番,你成佛了也不能服众。”这样的说法非常现代,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现代社会的一些做法。太白金星的职责,是为有跟脚的神仙或凡人专门安排一场可控的劫难——谓之“护法”,确保其平稳渡劫,避免出现身死道消的情况。这样的说法真是大大的讽刺,这劫历得四平八稳,非常安全,跟走个形式有什么不同呢?
书中很多故事的点,都反映出官场的规矩和规则,跟大众的心里所想很一致,刚开始疑惑,后来总是恍然大悟,本来就是如此。当然这些点是在《西游记》原作上继续开脑洞,让人觉得新奇,有很有合理性。
六耳猕猴本来要投仙师修行,才有机会飞升,他要投的仙师,正是灵台方寸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师。资质、悟性、根骨、缘法都验过了,可等了良久也不见有消息。原来却是通臂猿猴送了一船新鲜瓜果给仙吏,于是他抽出六耳的履历,把石猴替进去。六耳猕猴执着顽固,只认死理,讨要公道无门,最后袭击取经队伍,嚷嚷着“我才是真的,我才是真的”当场被打死,悲剧收场。这个故事很容易让我联想到有孩子上学名字被顶替,人生发生大改变的新闻,这明明是人间的故事,只是又用在了故事里,一点也不违和。
蟠桃园喝醉酒,把瑶池蟠桃宴搅得乱七八糟,又乘着酒兴去骚扰广寒宫的原来不是孙悟空,而是二郎神,有金仙出面混淆事机,把他从这场祸事里择出来,孙悟空是下界上来的,没有根脚,又有闹事的前科,抗下这口锅最为合适。“根脚”二字书中出现多次,用得很妙,完全等于现代人的“关系”二字,这难免想到每次新闻事故追责,都会落到“临时工”,“合同工”这样的怪象。
而孙悟空之所以心甘情愿背锅,只是为了花果山群猴的性命。还是《西游记》原作里有情有义的美猴王,这样的设定更容易让人接受。但是天机难以遮掩,这件事最后被小小的六耳猕猴掀开,太白金星一缕神念,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真相不在书里的世界展开,但我们读书的人全都明白了。
以前读到“三打白骨精”,总觉得这白骨夫人委实太厉害了,她可以变化成三个人,还可以离间唐僧师徒,是个狠角色,到了这本书里,却是白骨精一个人吃三个人的饷,变成了一个精明的生意人。乌鸡国历劫时真国主是假国主,假国主是真国主,青狮假扮的国主在井下,真国主依旧待在王城,这脑洞真是绝了。但文章又不只是单纯地开脑洞,而是以太白金星职场的烦心事为主线,穿插六耳猕猴的冤情,孙悟空背锅的故事,内容充实有趣,读起来有趣味性,也容易产生共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