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端版“店铺优化_宝贝list”设计整理
宝贝list需求说明(来自PD)
1.从宝贝分类进来的宝贝LIST页,增加宝贝分类的名字,和返回入口;
2.从店内搜索进来的宝贝LIST页,增加搜索的关键词提示,和重新搜索入口;
3.如果是热卖排行和掌柜推荐,则提示“热卖排行”和“掌柜推荐”;
4.宝贝LIST里的商品名称,显示2行(同首页推广位的宝贝名称显示格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07/a305cde21dae590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07/b5ec8877d44b4464.jpg)
3.思考_关于淘宝店铺
结束了前段时间WAP高端版店铺优化项目,有一些关于WAP高端版页面的思考:
宝贝分类类目
用户需要明确自己的位置,为了防止用户“跳出当前页面”,建议将用户操作的一个单任务(针对宝贝分类)精简到最多三级,同时这三级需要展示在主要的三个页面;
遇到一个任务需要多级多步骤的情况,可以将多级进行平级归类,最终还是整理成三大级,每一级下可以隐藏并可展开相关内容;
思考:
1)将单一任务集中到最多三级的目的是为了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就如同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过去、现在、将来”,超过这三级一般就会增加用户的记忆负担;
2)同时,在完成单一任务的时候,用户常会集中精力在手头上的事情,长时间关注正在做的事情用户也会忘记自己之前进行的操作,所以在返回上一步操作的时候,需要有用户上一步操作的提示信息;
3)从用户记忆负担上相比较iOS的一淘客户端和淘宝客户端,会觉得一淘客户端的类目比较能够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
4)可能针对类目的展示方式,更多地还是考虑到情境?针对“逛”的性质用简单的树状类目结构?针对“目标购物”的性质用逐级的选择类目结构?这些都可以再想想。
附:(短时记忆)
用户的短时记忆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在给用户海量信息的时候,在数量上有个原则性的指导,重要的信息放置位置也有针对性的讲究。
关于用户的短时记忆,在学校的时候做过实验和研究,相较于之前的神奇数字“7+2、7-2”,相关实验和研究表明,用户短时记忆的信息数字是“4+2、4-2”。
店铺信用评价
先抛出几个问题:
a)何为店铺评价?
b)目前线上的店铺评价内容来自于商品的评价总汇,如何将商品评价转换为店铺评价?
c)用户到店铺的信用评价页是为了看什么?
就店铺的信用评价页,我和PD讨论过很多次,线上的店铺信用评价内容是将商品的评价内容以时间先后顺序罗列出来,这样引起的问题是:
a)用户在店铺评价页面中不能直观地看到和店铺信用相关的信息;
b)评价内容大杂烩的形式会让用户抓不到中心思想,导致这个页面失去本身该有的意义。
思考:
1)考虑到用户到店铺信用评价页的情境,是为了获得全局性的对店铺的认知,那应该是将商品评价信息转化成店铺评价信息更加能符合之前的目的;
2)商品评价内容要以怎样的维度或者是逻辑关系进行展示?以商品归类(用户可以了解整个店家好评和差评数量比较多的商品都有哪些;用户针对具体商品都会有哪些针对性的评价;)?按时间段分维(让买家迅速了解该店铺近期或者以前的口碑)?按用户等级分维?(让买家迅速了解高星买家、精明买家(如黄钻、vip3)对店铺的口碑)
3)经过斟酌,评价内容还是以线上的形式来展示,弱化商品,引导用户关注评价内容;后台建立关键字,是能够反映出店铺信用的关键字,将这些关键字在商品的评价内容中突出显示,这样用户在信用评价页中可以从评价内容中浏览到有关店铺信用评价的字眼,这样根据浏览到的关键字的次数来建立对这家店铺的直观评价。
觉得可以再完善的一些思路:
1)为什么不能在“店铺信用评价页面”建立一个来自买家的信用评价商品list,抑或说:店铺首页展示的是卖家希望推荐或者热卖的商品,那在信用评价页可以展示用户推荐的或者用户反馈很好的商品list?
2)通过用户评价建立“好评商品排行”和“差评商品排行”,这样买家可以从实际的反馈中判断出这家店铺擅长经营的商品是什么?并判断出这家店铺有差评的商品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差评很多,而且更加有针对性。
4.关于淘宝购物车总结
标准版购物车的改造主要是基于目前购物流程的不完善,改造的目的也是为了改良用户体验。
在完成购物车交互稿的过程中,遇到交互设计同事的PK以及还有他们对PRD需求的一些质疑。
其实这个项目在去年的12月份已经完成了,现在将当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整理出来。
1,购物车显示的加入购物车列表时间,不应与操作:删除和收藏放在同一行,或者靠这么近,会引起用户操作疑问: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要放在一行,根据wap上不能同时居左和居右的情况,实现起来只能通过多个空格隔开。针对这样的问题,咨询过前端后,了解了关于对齐的限制以及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table的样式才能达到交互或者视觉上的要求。
2,这个逻辑是,“再去看看”是个链接,对应到在购物车列表中有满就送或慢就减的店铺,期望用户再去购买;
在后期的改造中,关于PD提出的这个需求,UED这边讨论还是建议拿掉这个需求,究其原因是因为用户目前处于的购物车阶段,我们希望用户能够直接付款,如果再去看看的话,会使得用户的关注点转移。
3,商品标题怎么部分链接?
在wap标准版里,标题是卖家自己编辑的,所以不能取其部分作为链接,标题一般作为一个整体链接。
4,在购物车里如果遇到很多页面的宝贝时,上下页必须是form提交,不然选择的状态保持不了。
这是一个前端语言;
只有规定了form样式,在这个页面自定义的内容才可以嵌套在表格中,并保存以便于后期统一提交;
5,显示时间的问题,需要精确到分显示,即为:昨天19:25,这样。
关于这个需求,UED对时间的需求提出过质疑,想明确展示时间的信息是为了给用户传达什么信息?
后期我们在进一步的讨论中觉得通过时间维度可以让用户明确自己购买的一个情境,便于用户做决策;
同时通过时间维度也可以将购物车里面的宝贝进行一个归类,所以最终还是将时间维度信息展示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