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次陪孩子逛西西弗书店,被淡雅的封面吸引了过来,每次去都会读一段,像一个老朋友,在某个下雨的4月,依栏而坐,一壶茶,西湖边亦或是西塘,说给你听。
过年,藕是必吃的,因为藕中有很多孔洞,叫“路路通”,象一万事通顺也。
夜饭当然也有鱼,但是总是最后拿上来,不吃的,象征“年年有余”。
吃了年夜饭要等候新年的到来,叫“守岁”。《清嘉录》曰:“家人围炉团 高,小儿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风俗。
杜甫有诗曰“守岁阿戎家”;东坡也有诗曰“欲唤阿咸来守岁,林乌枥马斗喧哗”,皆是也。
想想我们家过年,也会炸藕丸子,每年如此,软软糯糯藕断丝连,俗称“粉藕”,粉藕有11孔,做的方式只能用高压锅压,才有软软糯糯的口感。
小时候家里没有高压锅,只能用煤炉炖,煤炉的煤家家户户都自己做。
煤也是11个孔,怎么制作不大记得了,大致是用一个像现在孩子们玩的彩泥模型,压出来后放在太阳底下晒,直至煤可以用火钳夹起来。
然后一个一个搬进厨房,找个角落垒起来。
煤炉的煤烧起来味道很重,像煤气罐漏了的味道,每次换煤的时候嗓子都呛得很。
三个煤,低煤烧尽的时候换出来,怎么观察有没有烧尽?透过11个孔看过去,有点透黑就差不多了。
煤火炖出来的粉藕特别香,我们那没有喝汤的习惯,只有挖藕的时候才喝。
挖藕的时间和春节离得很近,春节前二十天,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叫年猪。
新鲜的大骨和粉藕来上一锅,那味道…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