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则在手,原理在心,不乱不慌---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

原则在手,原理在心,不乱不慌---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

作者: 香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13:22 被阅读0次

          新课程改革关注到了分科教学的不足,努力加以补救,以便达成课程的完整性。整体改革的条件还没有准备好,于是,我们只好暂时实施双重课程。到底是比以前进步了,只是还是觉得不能做到融合起来整体架构,教育的科学性、品质感和稳定性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利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它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统整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教师角色、学习形态和评价方式上,与“学科课程”都有很大的差异。

    双重课程需要整体设计,这种设计需要体现两个原则。

    第一原则:凸显“生活世界”的价值。这一点与罗杰斯的“经验性学习”异曲同工。在罗杰斯看来,“哟意义的学习,总是逻辑与直观、知性与感性、概念与经验、理念与意义的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凸显"生活世界"的价值。因为“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能表现儿童的体验与交往,才能成为儿童自己的学习,活的学习,才能找到意义之源,不断促进儿童个性的生长、变化与发展。”

    第二原则:寻求生活与学术的交融。人的一切活动和经验的特征就在于建构意义、发现意义。正如安彦教授所强调的,综合学习不仅要重视“体验“,还要关注”理论“。张启泉老师强调,如果说小学低、中年级以未分化的体验性学习为中心的话,那么,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不能只停留于”体验”了,“体验”于“理论”之间的“往复运动”是不可或缺的。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提倡三条原理:1.差异性原理。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多样性尊重是特别重要的。学校是种种差异互相碰撞、多样价值观相互交响的舞台。教育不仅应当重视学生的差异性,还要营造丰富的有利于学生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2、参与原理。学校知识不只是普适性的概念、规则和结论,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经验与知识,也成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3、合作原理。新的教学方式不是基于划一教学的学习,而是每一个人的多样性得以交流的"合作性学习”。这里的合作,一方面,不是陷入同质化,而是彼此承认他人的他者性;另一方面,不是归结为异质共处,而是共同面对当前的课题,有组织地实现共同的目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则在手,原理在心,不乱不慌---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oj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