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负责血糖调节的激素中,有5种是升高血糖的,包括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降低血糖的却只有胰岛素这一种。
1. 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血糖浓度。血糖浓度高会自然刺激胰腺产生更多的胰岛素,进食碳水化合物后胰岛素分泌量可增加3到5倍。
血液中氨基酸浓度。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胰岛素分泌也会增加。
进餐。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如紧张)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药物调节。磺酰脲类药物是降糖药中常用的一类,使用这一类药物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胰腺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至少还有30%以上能正常发挥作用。
2. 给胰腺β细胞减负
第一,每一餐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要少,可以少吃多餐,也可以用混合食物降低升糖指数。
第二,多给胰腺β细胞提供修复原料—蛋白质、磷脂、胆固醇,饮食中增加鱼、蛋、肉、奶的比例。
第三,通过多运动帮助胰岛素消耗多余的血糖。
3. 胰岛素抵抗
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加快分泌,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结合,打开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通道,葡萄糖在细胞内功能或被转化为糖原。胰岛素抵抗就是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不与胰岛素结合,葡萄糖进不去细胞,血糖也就下不来。
胰岛素抵抗其实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说明人体不需要这么多能量供应。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减少能量摄入(减少碳水化合物)和增加能量消耗(增加身体运动)。
4.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从前一天晚上到隔天早晨,12小时内没有进食的情况下测出来的血糖值。空腹血糖高,要考虑以下几点:
前一天的晚餐。这是首先要考虑的,如果前一天吃得过于简单,比如说一碗清汤面,那么餐后血糖迅速升高,胰岛素就会大量分泌,导致睡后出现低血糖。低血糖又会调动机体反应,升血糖的激素加大分泌量,如此导致空腹血糖高。
情绪。焦虑抑郁的情绪会导致失眠,肾上腺素升高,造成空腹血糖升高。
药物。如果用药过多造成药物性低血糖,机体反射性升高升血糖激素,造成空腹血糖升高。
5. 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检査一般是指检测餐后2小时内的血糖值,影响因素一般有以下几个:
进食种类和数量。淀粉类食物升糖快,比如只吃了粥,半小时内血糖将会达到峰值,而2小时则会趋于正常甚至偏低。膳食纤维少会增加餐后血糖值,适当增加进食的脂肪,则会降低餐后血糖。
运动。进食后立即运动则会降低餐后血糖。为防止低血糖,建议糖尿病患者餐后两小时再运动。
胰岛素抵抗;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不足或注射胰岛素不足。
药物。降糖药的种类和数量。
总结:血糖又激素调节,而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管住嘴迈开腿是糖尿病控制的关键,除此之外,平和的情绪也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