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写记录,然后发现我今天的分享对亲密关系没什么建设性的帮助。大概只是分享了,如何不去依赖亲密关系,在关系中保持独立,时刻觉察自己的情绪。但想起前几天看的一个文章说:
爱情可以持续的五件事情:
1、尊重和欣赏
2、一起做事情
3、沟通
4、完善自己
5、独立
所以,大概也算贡献了一点保持独立的小技巧,让自己的时间被井井有条地安排起来。9.23第三次分享会上无语老师问,我们花多少时间处理亲密关系,有的人说50%,有的说80%,我和一位同学说10%。老师比较赞成40-50%的比例,因为还有工作要处理,如果有小孩了,亲子关系也是一个重要课题,而我们还很容易忘了与自我相处的时间,我的兴趣、爱好。至少三足鼎立才会平衡,太过倚重于哪一边都有潜在的风险。那么是否多几足支撑会更好呢?我刚刚想到这。但这样很可能每一个支撑点都无法发展地很健壮,因为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这些虚弱的支撑看起来繁荣,却也一推即倒。
我讲的是非稳定亲密关系中的不安,而稳定的亲密关系中真正的课题是不满吧。但也许也可以都归结为如何处理自己一次次的期待和期待落空。
据说这是成人和婴孩的区别。婴孩不明白,眼前的得不到不是世界末日,耐心等会儿就有奶吃,妈妈早上离家上班但晚上会回来。而成年人明白,就算没奶吃了,妈妈走远,我的期待落空,但我还有其他选择,我可以接受、改变或者离开。
这点在海琳的最后分享中总结为“解除占有欲”,也即解除“对他人的期待,把关注的重心放回到自己身上”,我做点什么让自己状态更好,我对我自己的感受负责。
不过按照卡卡的观点,这不治本啊,“本”是应该无我嘛。“我”没有了,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产生“占有欲”的源头就消失瓦解了。
他俩这段让我想起贾宝玉受了气,一恼就写下了“无可云证是立足境”,结果被林妹妹看见还续了一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卡卡分享的观点其实是我预料到的情形,因为在天使咖啡粉丝群里就有了解他说话的风格,虽然个人并不赞同,但是从保存多样性以维持人数和氛围的目的,我选择接纳。事实上我作为主持人可以选择更好地去掌控时间和话题走向,但我却恐惧去做,选择听完、较少打断,先赞同再反驳...这些较为讨好的方式。这问题是今年第二十次遇到了。海琳说,当你可以愤怒的时候,就是改变的开始。
与卡卡比较类似的情形出现在Vinnie这里,因为在电影会上有过交流,所以也了解她的一些风格。其实面对Vinnie讲的话,我也有种“觉得你们好有道理但是我听不进去”的感觉。而对于马亚妮、海琳和汪芸,哪怕她们只说了一点点我觉得我的身体是接纳的。
马亚妮说:“我的观点和Vinnie是不一样的。你不可能每个人都赞同,但却都点头了。为什么要每个人都讨好呢?”
我想这是头脑的赞同和身体的接纳的区别。头脑有可能不记得,但是身体会帮你记住一切的情绪,好好感受自己的身体是否接纳,也许会很有助于我们做一些重大决策。刚好我上个月留意过一篇对英国证券交易员的身体觉知研究,说能够更准确报出自己心率的交易员业绩表现更好。
透过关系,我体验感受,越是深刻的关系带给我越深刻而难忘的感受。我的分享,卡卡的分享,可以归结为令我们难忘的感受吗?那些若隐若现的愤怒、悲伤、委屈,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搭舞台、寻舞伴,顺逆迎拒,根本上是自我的演出/幻想吧,而我们在那段时间都很入戏。在in/out之间,我们如何处理过渡?完全不in会错过很多美好的感觉,all in,你的能力可以覆盖风险吗?
———————————————
杨宁Vinnie:你有恐惧 卡卡说这样做觉得值得 你觉得值得吗
汪芸:我被打断,我也选择了被打断没有去抢回话题,我也是在讨好 我开始关注对方的感受而不是事情了(真好。很多人都不关心感受,都是讲道理)
赵恒:我以为是读书会来的。我也遇见过卡卡说的情况,我付出很多,原来对方并不那么在意,我很生气
我:我也会觉得生气,哦,我不是生气,我会难受、悲伤;会生气的和会悲伤的人具有不同的自我价值感吧
马亚妮:我本来不认同卡卡,但是听到后面也觉得是一个很新的角度。卡卡的超理智运行类似于“第一老婆是对的,第二如果老婆有错参见第一条。”
萨提亚分享会--亲密关系第四期记录201610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