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即使今天不完美,将来终究会变得美好,而实现这一切则是要依靠文明的力量。
——吴军《文明之光》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跑道上挤满了人。每个人都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在这场比赛中,什么样的人耐力更强,跑得更远呢?
吴军博士说:教育是一辈子的事,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在西方教育体系中,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分。通识教育主要是指专业训练之外的,提高人整体教育素养、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文理课程,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教育。
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识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哈佛大学第二十五届校长博克在提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时说:
“通识教育可以给大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使他们能对学术及文化发展有长远的兴趣。增进他们对自我的了解,最后能对其未来的生活及生涯做出明智的抉择。”
而对于职场人来说,想要获得更好的个人成长,在职场中不断突破职业天花板,获得职场进阶的路径,也是进行“自我通识教育”。
吴军博士在他的专栏中曾这样说:
“当你遇到职业天花板时,我觉得解决办法是自我的通识教育。我们常常把那些能够在职场上不断提升的人称为有后劲。那么有后劲的人和那些很快在职场上遇到天花板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是,有后劲的人有着更广的视野,而这种视野常常来自良好的博雅教育。人必须掌握一些专业之外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人的眼界才可以开阔起来,才能更好地和别人合作,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毕竟今天早已不是一个人可以关起门来搞定所有事情的时代了。”
在众多通识教育的学科中,历史是一门看似无用实际上却很重要的学科。吴军博士在得到APP专栏《谷歌方法论》中都讲过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下面,就把他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总的来讲男生对历史更感兴趣一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喜欢王侯将相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也就是被这样讲。
在英语里,“历史”一词是history,即“他的(his)”和“故事(story)”这两个词的合成词。当然,“他”并非是指所有的人,而是指那些有名有姓,有头有脸的人,和中国也差不多。
至于后来女权主义者一定要把男性的“他”改成女性的“她”,发明“herstory”这个词,反而显得浅薄和小家子气。
如果历史就是故事,那么比八卦和肥皂剧也强不到哪里去,而很多电视剧的编剧就是这样向大家展示历史的,这样的历史不学也罢。
有人说,学好历史就是会讲故事,引经据典,让自己说话更有说服力。如果仅仅如此,自己看故事书就可以,没必要变成选修课去系统学习。
还还有人说,学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这也没有错。但实际上,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完全重复,可借鉴的、重复使用的做法其实并不多。
如果真的可以做到“以史为鉴”,在《资治通鉴》编成之后,中国历史上应该鲜有昏君才对。而实际的结果却是,自司马光之后,昏君数量要远远多于所谓的明君。显然从小受到高水平帝师培养的皇帝们并没有做到以史为鉴。
不过他们在很多时候并非不想,而是不可能。
就以明朝为例,1449年,明英宗北征蒙古瓦剌部落全军覆没,自己也做了俘虏,瓦剌首领打到北京城下,大家都准备逃命,兵部尚书于谦主战,坚守北京并且一战成功,不仅明朝保住了,而且瓦剌从此衰落了。
但是如果从中得出主战就是好选择的话,就大错特错了,因为200年后,末代皇帝崇祯帝不听大臣和皇后劝阻,坚守北京,结果城破国灭。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简单地用历史上的案例指导今天的意义并不大。更何况很多人既不研究历史,也不搞政治,没有太多的经验教训要吸取。
那么为什么还要学历史呢?我们还是听听哈克学校的历史老师里尔(Allen Lyle)先生的观点吧,因为我和很多历史老师,以及一些大学历史教授聊过这件事,里尔的观点代表他们的看法。
在一个大规模的时间和空间内看待问题
首先,学习历史是为了清楚我们自己所处的位置,并且看清楚未来的方向,以便在一个大规模的时间和空间内看待问题。也就是说,学习历史首先是学习看问题的方法论。
中国人过去研究历史和美国人有很大差别。中国人喜欢考据,发现真相,揭开所谓的历史谜团,而美国学者总体来讲喜欢研究所谓的“大历史”,即把一个历史事件放在很大的时空中研究。
最典型的是前一阵子哈佛大学卜正民(Timothy Brook)所编写的《哈佛中国史》。这本书的特点就是把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放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把一个王朝发生的事情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来考察。
当我们学会这样一个视野后,看问题就可以超出很多人的局限性了。
比如,二战时,科学家们对于是否该使用原子弹这件事很纠结,今天很多人也因此谴责美国,并且以此痛说原子弹的危害。不过,如果将这件事放在当时全世界的环境下,以及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就不难发现杜鲁门的决定是比较正确的。
事实上,如果在一个更大的历史环境下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症结不在原子弹本身,而在于战争。因此,日本广岛的受害者对反战非常积极,但是并不刻意强调反核武。
相比整个历史,人由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其实并不大,经历也并不丰富,因此看问题难免比较偏颇,凡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想。
这个问题并不会因为有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就能够解决。就拿很多发明来说,科学家们的态度和科技史学家(算是历史学家的一部分)的态度常常完全不同:
前者对自己的研究总是信心满满,只看到好的一面,或者不自觉夸大好的一面,忽视和淡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历史学家则因为看到了历史上太多好的初衷在多年后带来的坏结果,对于很多科学发明都非常谨慎和保守。
在这个问题上,并非科学家有更多的专业知识,讲话就有更大的发言权,因为他们也是人,也可能被自己的利益和名誉绑定。相反,历史学家的忠告常常是要听的。
总结一下里尔等人的观点, 学习历史是掌握一种客观公允,而且能够超出时代的看问题的方法。 今天人类开始进入智能时代,如果你只看到一个个技术点,和你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这一次转变,理解是不一样的。
美国很多总统都是历史学专业毕业的。在美国有一个观点是,经济学家喜欢算简单的算术题,并根据数据来计算得失,而具有历史眼光的政治家会从更多的维度上,更长的时间跨度上算计得失。
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系的小罗斯福总统在二战和前苏联等盟国打交道时,从经济上来讲吃了很多亏,以至于很多资本家攻击他的政策。但是算账显然不能简单算经济账,事实证明他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并且营造出一个和平的环境,保障了二战后美国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学会做研究
其次,学习历史是为了学会做研究,这一点是美国教育的特点。
在中国,中学历史是讲述历史事件和它们的影响,学生记住结论就好。高考的时候,你如果没有回答到知识点上,答得再好也不得分。
在美国,历史课很大一部分成绩是做研究。
比如,华盛顿这个人的历史作用。这种练习从中学就这样要求了。对于这样的研究课题,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只有好的答案和不好的答案。你可以说华盛顿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和伟人,也可以说他就是一个维护白人利益的奴隶主。不论怎么说,都要立意清晰,证据要自己找,要充分,分析得有理有据,结论必须是由证据自然推演出的逻辑结果。当然报告还要写得好。这样,最后会有高分的报告和低分的,但是没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之分。
这样的历史教学没有多少是死记硬背,因为那些事实今天很容易查到,而过去所谓专家的结论,今天在有了新的证据后也可以推翻,因此也不需要背。但是 ,经过这样的历史课学习,学生们的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训练。事实上,历史课是语文课之外第二个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课堂。
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包容性
最后,学习历史可以了解今天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自己的包容性。学了历史,你才知道这个世界是多样化的,并不像我们周围的生活这么简单。
至于其它人文课程,目的性和历史课有不少共同之处。理解了这一点,就能体会为什么将来到大学学习计算机的人,中学时也需要学习历史。这倒不是为了多一些历史知识,将来好向别人吹牛, 而是为了拓宽自己受到生活局限的视角。
正如吴军博士所言,学历史可以提升你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让你更清楚自己的位置,开阔你的视野和人生格局,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作为提倡通识教育的人,吴军博士自己也践行着这一教育理念,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作为拥有多项专利的计算机科学家,他著书立作,而且不仅局限于自己专长的领域,更跨界写成《大学之路》《文明之光》等教育、历史著作。
《文明之光》就是他对历史和文明的深度思考的结晶,是他用理性思维对文明的思考和呈现,他用自己宏大的世界观带读者领略文明背后的细节,绽放出理性和人文主义的光芒。正如读过此书的豆瓣网友评论:
“作者以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广阔的历史视野,加上深邃的人文主义情怀,将千年来的许多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在书中的一些章节,作者还以极大的责任感和勇气,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触及到了当代一些现实和敏感的话题,体现出了作者极大的担当。”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书,这本书“是吴军博士带着科技和资本的眼光,选取人类文明史中的那些真正意义的“大成功”,把与之相关的人、事、物、环境摊开来,找出真正的成功因子”。这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可以说这本书不仅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更能启发读者对于历史文明以及人生的思考。
近期,《文明之光》精华本改版上市,正在火热销售中。精华本是从此前出版的全四册《文明之光》系列的32章中选出读者反馈热烈的14章,编辑成书,值得收藏和反复品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更新你的认知
提高人生格局
学习历史必读经典 《文明之光》精华本
全新改版上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