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孤独经济”,你一定不陌生。曾经有个说法“孤独经济”正在创造一个3万亿规模的庞大市场。起初大家对这个庞大的数字没什么概念,但如今这个市场已经和我们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存在。

孤独经济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表面上看来,孤独经济的产生,是因为大家的盲忙茫。但从根本上讲,“孤独”的产生,更多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人被“物化”的了。就如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每个人都只相当于一个机械手臂,完成简单而重复的工作。而就在这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有适应,有发展,有妥协,有觉醒。
人们常常感觉,是因为大家都疲于奔命,为了赚生活,才变得麻木,僵化,从而感到孤单与孤独。但实际恰恰与设想相反,收入越高,物质越丰富,生活条件越优越,人越孤独。
原始社会,人类群居狩猎为生,没有人能离开他人而活;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使大家不仅没时间孤单,甚至没多少隐私。而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和解放的现在,人们却愈发的孤独。
什么是孤独?
我认为,孤独至少分为两种:
1.心理上的孤独:孤独≠孤单。
孤独不是因为没人陪,而是不被理解。
现代人,哪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也可能是各自扣手机,不抬头,不说话,各怀心事。

就好像青春期的子女有些几乎不与自己的父母说话,却跟同龄人,网友,游友谈笑风生。
社交软件包揽了人与人之间绝大部分的沟通,反而在见面的时候,大家却无从谈起。真可谓科技改变生活。
2.形式上的孤单:孤单≠孤独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彼此依存的链接。很多通过合作完成的事务,现在可以通过细化的不断完善不断迭代的社会分工来解决。于是再也没有了“没你不行”。人们变得更加独立自主。
如高福利的北欧国家——瑞典。年轻人享受孤独,独立,高自尊,有满足感。他们不结婚,也不排斥结婚,不要小孩,因为更爱自由,不会被逼婚,催生。完全开放的社会,让大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他们不排斥孤独,而是选择孤独。这就与国人在这“孤独经济”的大潮下所做的挣扎,大相径庭。没有谁是谁非,仅仅是一种选择而已。
孤独经济为我们带来什么?
1.生活上的便捷:
孤独经济也是懒人经济,从前很多必须亲自去做的事,现在都能点点鼠标,扣扣手机,打打电话轻松解决。就连政府职能部门也提出”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的口号。全程在线办理,真的给企业、居民带来很多便利。让老百姓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

一个人的时候,在家烧菜,发现缺调料,手机app下单,3km内超市跑腿服务0.5-2小时上门,轻松方便。
这样的案例,保证每个城市中生活的人都能数出一大把。
2.心理上的满足:
最近越来越火的盲盒,发泄泥,及各种发泄类手游,甚至线下在发泄馆(提供摔盘子,砸键盘,砸酒瓶等服务)萌宠店、吸猫馆,都是已经被开发起来的孤独经济网红店。

3.事业上的商机:
①在”孤独懒人“时代,做个勤快人。
别人听书我录书;别人下单我跑腿;别人拍片我剪辑;别人直播我助播;别人搜图我拍图,别人网购我测评,别人上课我助教……总之,别人没时间,没能力,没耐心,不愿意干的事,只要合理合法,我皆可量力而行。
②独孤求败,唯我独尊。
孤独经济不仅养活了催生了自媒体,还成就了很多网红。人人孤独,人人渴望被看见。乘着短视频+5G的东风,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深度挖掘自己的潜力,持续输出,收获自己的追随者或志同道合的友人。
③应需而生,商机无限。
一个深圳的全职宝妈,自己家俩娃要接送,要照顾,看到旁人也有这个需求,索性在小区里开了个晚托班,拉几个宝妈一起入股,解决了自己家带娃问题,还带着一群宝妈创富。看到需求,满足需求,人人皆可发现商机。
孤独的复利
孤独给我们带来时间上的自由,而时间是最好的朋友。无论有时间,没时间,都要留点时间给自己。只顾抬头赶路,不曾低头看路,反而更易迷路。很多青年人在职场上生活上迷失自己,也经是因为,只顾着向外看,看尽世间浮华,却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所以又忙又累还没收获。
而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的丰盈和满足。孤独是把双刃剑,我们越是害怕孤独,逃避孤独,想要排解孤独,孤独也愈演愈烈,欲盖弥彰。与其选择虚度光阴,消磨意志,透支身体。不如学习更好的与孤独相处。
想要让我们的独处时光更有意义有价值,独而不孤,实现真正的心灵自由。可以参考如下原则:
我们的时间更应该投入在“高收益&长半衰期”的事件上。
收益值:该事件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认知、情感、物质、身体方面的收益皆可计入),即「收益值」。比如刷一部自己一直想看的美剧,就能带来当下的满足感,还能顺便学英语,属于高收益值的事件;而漫无目的地闲逛刷微博一天,可能感受到的是更强烈的空虚感,属于低收益值事件。
半衰期:该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会持续地较久较长。比如买一件心水的衣服,虽然当下很满足,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失去新鲜感,就属于短半衰期的事件;但一次有意义的旅行,能成为人生中难忘的体验,即使过了多年想起来依然会让人嘴角上扬,感受到愉悦与美好,就妥妥的是长半衰期事件了。
这两个维度正交以后就形成了一个四象限图。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放进这个图里面。

孤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我们孤单的来,也将孤单的走。在这一世的孤独中,珍惜所有的爱与陪伴,珍惜所有的遇见,所有的感动,所有的伤害,所有的帮助,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没有回头路。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
引用周国平先生《灵魂只能独行》里的一段话:“世界上没有真正孤单的人。一个人走在荒芜的路上,也总有日月星辰陪伴左右。即使你爱的人走了,天亮了,迎接你的也有崭新的灵魂!”“充满信心,面对未知的灵魂世界,相信自己终于遇到不让我孤单的十字路口。”
愿我们都能纵享孤独的盛宴,让灵魂在寂静中开出独特而艳丽的花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