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课一开始我是打算用丁丁老师的教学设计,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丁丁老师的设计,而且课件看起来也比较简单,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吸引力不大,这个非常考验老师的教学能力,我在备课上相对花的时间没那么多,所以在环节流程方面并没有那么顺畅,自然也就上不出效果,同事小路发出了七彩阳光的课件,我一看,还是这样的清晰明了。
也许是学情不一样吧,七彩阳光上起来更顺手,孩子的参与感也更强,我想关键原因还是在我这里。先上好课再优化吧,我也没法一开始就拿公开课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呀。这就是常规课。
教研后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总想参考名师的课,可一直忽略了常规课堂和公开课性质本来就不一样的,学生就没有办法完全备课,所以课堂铜容量和进度完全跟不上,我还是踏踏实实地上好常规课,一年级是识字,那就重点讲识字方法和书写,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什么拓展我倒觉得不用多,因为孩子根本说不上来,一味地拓展只会打击孩子,所以我及时调整课件了。
我喜欢每一课听一听公开课,虽然教学设计不一定用上,但是一些环节还是可以用的,第2课我就用上了这样的设计,朗读指导特别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都能背下来了。记住这个朗读环节,在之后的教学环节也能适当渗透用上的。
这一课朗读指导过程:
1.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2、开小火车读
3、师生接读
4、同桌合作读
5、男女合作读
6、拍手读
这边一套下来,学生就读了好几遍,生字也在这过程当中正音,的确效果不错。不过就是时间上花费不少,下次可以将朗读分散在课程中间环节,这样可以灵活调动时间。
这一节课的主要任务就在读上了,一节课下来就完成了一个朗读任务和正音。
接下来就是识字,这一次我采用的集中识字,将会认字集中在一个课间,让孩子们说一说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然后帮助孩子归纳方法,其实在这一块的处理还是比较枯燥,学生说的比较单一,用的最多的就是加一加,当发现没有可加了就不大敢说了,个别孩子联系生活,还有的孩子用了组词法,这都是我之前教过孩子们的,我觉得在这一块我的指导不多,应该适当引导孩子去发现去说,或者教给他们其他的一些方法,一定要鼓励孩子自主识字,多种方式识字。
接下来的环节重点放在如何介绍形式可惜还未讲到课就戛然而止了、这一节课还教写了一个字“姓”。
第二课时
课的开始就带着孩子们复习背诵,并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检查。这一节课时我准备姓氏字卡,请相同姓的小朋友上台来进行游戏问答,孩子们对这个很感兴趣,积极上台来进行互动,看来低段的课堂还是需要多穿插一些这样的活动,游戏过程中随机点不同的姓氏还是有孩子能快速反应过来的。这个姓氏歌真的挺有意思。
课后练习题里还藏着另一种方法,组词法,讲授过程中我归纳了向别人介绍姓氏的几种方法,分别是“分解部件、说偏旁、组词法”并让孩子们尝试着用上不同的方法介绍一下的姓氏和同学的形式。
我还给孩子们印了一份班级同学的名单,周末回去的时候可以练习一下说姓氏。
课的最后讲生字,讲解过程是:
1、让孩子们观察生字,怎么记住。
2、说一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哪些是关键笔。
3、书空
4.师范写,生描红。
时间还是不大够,生字没法一一展示范写,只能留到午读的时候再处理几个。
至此,这一课的内容结束,但是,练习题没来得及讲。
可能是自己讲课过程比较拖沓又或者是中间打断好几次讲纪律,之后的课在节奏方面还是要把控好,不过刚开学,可以慢慢讲,不着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