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适合所有想持续进行自我提升的朋友阅读。
现在微信成了社交媒体的绝对主力,打开手机就要点开微信,这几乎成了大部分人的习惯。
这和腾讯公司鼓励原创有很大的关系,我发现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上,腾讯对原创的保护是最到位的。有了对版权的尊重,就极大的激发了一大批码字人士的热情。
于是,微信上就涌现出了大量的优质文章,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会经常收藏这样的文章来慢慢“学习”。
这些文字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喜欢,有几个原因:
1,优质文章一般都有写作的套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们都会告诉读者针对某些问题的明确结论。
这就是类似于老师告诉学生习题答案一样,能不让人高兴吗?可以说我们喜欢别人直接给结论,这都是读书时形成的一种习惯的延续。
2,有些文章不仅告诉你结论,而且还带有精彩的分析过程,这些文章整体看上去环环相扣,逻辑性很强,中间的分析过程看上去也比较严密,这一点是最让读者欲罢不能之处。
不过,如果我们成天沉迷于看这样的文章,并且还自认为是在刻苦学习的话,这就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了,我认为有两点原因:
第一,任何时候,每个人的自我提升绝不能依赖于别人直接告诉你结论。
《人类简史》中说智人在学会使用火并吃到熟食之后,他们每天用于咀嚼的时间就会比大猩猩要少4个小时,于是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琢磨使用一些工具,这些行为都无意中促进了智人的认知革命。
其实我想可能还有另一种解释,智人在吃到熟食之后肯定会比吃了同样多生食的大猩猩吸收的能量要多得多,这些能量除了能支撑身体的正常运转,还有一些多余的能量就可以用来思考,时间一长就慢慢在智力上和大猩猩拉开了差距。
虽然现在人类的物质极大丰富,但节约能量的本能基因还一直存在,于是能不思考的时候就会选择不思考,能依赖直觉解决问题就不会去深入思考。所以,我们往往是更喜欢别人直接给结论而不是选择自己去思考。
不过吊诡的是,大脑一方面懒得思考,不想去推理,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直接获取的结论性的信息,常常是来得快,消失得也快。
不信你现在就闭上眼睛仔细回想一下,玩微信那么长时间了,也看过了不少优质的文章,但你究竟还记得多少呢?如果在现实中遇到了一些难题需要解决的话,你觉得会比以前更有信心吗?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如果没有我们自己系统性的思考,只靠吸收别人的结论,这并不会让我们的能力有质的提升。
大脑想节省能量,不愿意去思考,这的确是本能,但若顺从了这种本能,也许我们会越来越笨。
如果我们选择对抗这种本能,主动去思考,虽然会消耗能量,让人疲惫,但在痛苦的过程过后,我们会反而感觉自己有了真正的提升。
有效的学习从来都不会是一件很轻松的事,这就是现实!
我每次写文章也有类似的感受,从思考主题,打草稿,到反复修改最终定稿,整个过程从来都不会很轻松,但往往写完之后,我却总能感受到一些切切实实的提升。
第二,有些人能写出一些所谓优质的文章,其实都是对看过的一些书的总结和提炼。
既然这些文章是别人对原著的解读,那我们为什么不选择直接去看原著呢?毕竟别人对原著的理解和加工呈现可能会存有差异。
我现在一般都不会过多的去研究那些文章的细节,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文中所提及的书籍上,甚至有时候我就是将文章作为我挑选图书的一个来源。比如以下就是我在阅读文章时积累的部分图书,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在看:
只有自己去阅读原著,才能获取到最真实的内容,才能减少被人误导的概率。
最后提醒一下,对于我这篇文章也一样,建议大家不要过多的陷入文字本身的逻辑,应该将我提及的《人类简史》这本书找来好好研读一番,也许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