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08

作者: 雅俗共赏Y | 来源:发表于2021-08-05 22:32 被阅读0次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礼”是一种标准,既不过分,又非不足,才是真正的“礼”。老莱娱亲,今人看来甚至是种笑话,因为他不符合我们现在所认同的礼节。对待我们的长辈,应该做的合适即可,如今一些极端的做法都不可效仿。最重要的是一颗孝心,以及相对应的适度行为。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无法割裂的,特别是亲人之间。在现代这个社会,二三十岁之人的父母往往扮演了一个重要而又辛苦的角色。他们要担心孩子的就业,考虑孩子的婚姻,拿出一生的积蓄买房买车……他们忧这犹那,仿佛要劳苦一生。

在孔子眼中,这便不能称得上是“孝”,应该只让他们担心我们生病的身体罢了,其余的,应该由我们自主了。可这,又有几人能做到?让我们继续拼搏努力,尽快回报他们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一个“敬”字,道出孔子对孝顺的核心看法。赡养父母,不能只是给予他们物质——舒适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他们往往并不只需要这些。养一只狗、一只猫,给他们吃的喝的基本就够了,但人不一样,他们需要得到应有的尊敬,他们希望我们把他们当一回事。有时候,老人就像一个孩子,是需要我们去哄的。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我们对待一个孩子和一个老人,可能很难做到一样。一个孩子,你可以不厌其烦反反覆覆地来回十几遍;一个老人,你可能对两三遍就一句烦死了当做回答。我们总是在孩子身上看到希望,却往往在老人的身上看到绝望。我们喜欢初生的小花,厌恶即将凋谢的花朵。“色难”,这个世界,对腐朽之物往往并不公平。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人无完人,师无完师,我们要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而不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我们往往对一个坏人全盘否定,但任何人身上一定有他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挖掘。你渴望美好才能去追求美好,你越厌恶丑恶就越接近丑恶。

我们要学会自我思考,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教你。提问之前多动些脑子,而不是等着别人来喂你。让我们静下心,多问问自己,多去思考一些问题,然后再去寻求帮助。

相关文章

  • 可以作为🎁

    《八音盒》 拼图 《猪是的念来过倒》 《论语》 《爱你就像爱生命》 相册 生日 08 10 NN 08 26 BB...

  • 08《论语》

    01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我的认识,孔子认为,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面的事情.做到这一...

  • 08《论语》

    01三家者以《雍》彻.子曰:''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我的认识,孔子重视礼.孔子重视的礼...

  • 论语-08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

  • 《论语》0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自重,也就是说每个人...

  • 《 论语》小记0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字面有很多误解,其实应该是自重,自信...

  • 论语详解 08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08)作者:缠中说禅 对首章三个“不亦”的初步了解,最终必须落在“承担”上,如果...

  • 《论语·子张》08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

  • 《论语·为政》08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或谓孔子曰:“子奚...

  • 《传习录》108:子夏、子张说与人之交,谁说的对?

    2017-08-17, 上海 维 心 说 今天接着说《传习录》。 有学生问《论语》中“子夏门人问交”一章。这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zm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