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为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但留下来的只有33篇,分为外篇、内篇、杂篇。其中内篇7篇,一般认定为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