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你老了

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你老了

作者: 汇谈 | 来源:发表于2017-12-20 18:26 被阅读0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真的老了!”成为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感叹词。

    说自己老的人几乎遍布各个年龄阶段,除了真正意义上的老人,有不少20多岁、30多岁的年轻人都在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

    当看到比自己更年轻的人走向职场,甚至成为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或者领导时,心里会不由得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

    面对一些不懂的新知识,或者一些潮流的生活方式,总会用“真的老了”这个词来提醒自己与世界的断伍。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感觉自己真的变老了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村上春树有一句名言:“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有没有哪一个瞬间,你觉得自己忽然真的老了?

    2007年夏天,我住在我最好的朋友小野猪家里。

    那时候在他家阁楼上,我们一起玩《生化危机》,为了打通关游戏,从晚上九点玩到第二天早上七点,整晚不眠不休都不会累。

    夜里饿了我们下楼撸个串吹吹风,回来继续作战到天亮。那年我们17岁,感觉总有用不完的精力。

    十年后的今天,我27岁。

    前阵子小野猪从国外回国,我不在老家,他特意来看我,在我这儿住了两晚。

    我提前就买好了最新的《生化危机》游戏,准备和他重温兄弟之间的美好时光。

    结果我们两个人才玩了一个多小时,晚上十二点不到,就开始困得要死。

    眼睛长时间盯着电视屏幕,酸得直淌眼泪了。

    小野猪倒在沙发上感叹道:“老了,现在可真玩不动了。”

    那一刻恍惚间感觉自己好像真的老了,昔日少年一去不复返,小野猪去年升级成了奶爸,而我也已经变成了——你们的大叔。

    不得不承认,来自身体传达的信息,我们确实老了!

    那个熬夜还能第二天跑去看日出的少年,已经变成熬完夜一副从死人堆爬出来的丧尸的油腻中年。

    中国人对年龄的焦虑感一般始于30岁左右。

    都说30而立,有的人在这个年龄阶段婚姻、事业却没有什么起色,身体却慢慢走下坡路。

    在世俗的价值观里,会有一事无成的嫌疑,而这会加重人们的焦虑感和挫败感,就会让人怀疑自己老了,怀疑自己在婚恋市场和职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我的前媒体同行说,他不是年轻的时候了,熬不了夜了。一问才知道,他今年只有27岁。

    我的师兄30出头的年纪做到了一家杂志社的主编,他说自己手下都是90后,自己已成大叔了,才混成这样。

    我的一位女强人型师姐,不到30岁,是一家公司的CEO,是身边人艳羡的对像,但她却经常说自己被年龄的焦虑所侵袭,总怀疑自己到了更年期。

    我的朋友,36岁,在北京有房有车年收入200万+,已成家立业,说自己在事业上已经没有什么追求了,觉得自己暮气沉沉,就盼着退休。

    这些人其实生活、工作都不错,虽然他们的职位不同,在职场的成绩也各有千秋,还都算正值盛年,可他们却不约而同地感觉自己老了。

    不管什么年龄的人,一旦觉得自己老了,不管外表多么光鲜,暮气随之而来。

    让我们感到衰老的不止是时光流逝和胶原蛋白的流失。

    我想起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三十五六的男人给一位老太太让座。

    老太太拉着他的手说:谢谢你啊,小伙子。

    男人小声的嘟囔了一句:十年前才是小伙子呢。

    是啊,十年前他是更年轻。可是相比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他可不是个小伙子么。

    在中国,坐公交车的三十五六岁的男人大多不会觉得自己年轻了。

    在单位天天绷着神经工作希望快点升职,铆着力气挣钱渴望快点买房买车,一天恨不得掰做两天用。

    满脑子都是时光流逝,自己已经不再年轻的紧迫感。

    中国文化中珍惜时间的观念由来已久,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对少年成名这件事怀有执念。

    张爱玲就曾说: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她十几岁开始写文章,二十出头名震上海,切实实践着自己“出名趁早”的话。

    我读高中的时候,比我还小的蒋方舟就已经成名。韩寒高中退学,《三重门》让他声名鹊起却也饱受争议;郭敬明不到二十岁已经为人熟知。

    现在,00后的小鲜肉正当红。20多岁的网红已经年入上亿。

    社会对于少年成名的追捧,也无形中给普通人以压力。

    于是每个人都很着急,十几岁已经在想怎样人生三级跳,一举成名成家。

    二十几岁就希望拥有巨额财富,可以开豪车住别墅。

    如果到三十岁尚无所成,就觉得人生已经没什么奔头了。

    对于衰老的恐惧,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

    衰老意味着要被新人新事所取代,意味跟死亡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突然想起我们的“不老女神”张曼玉,至今50多岁的她依旧活成少女的模样。

    她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变老的话题。

    “老不是一个问题,只要你做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每天有意思,就没有20岁或者40岁的问题。

    中国人很介意老,可是这是很不好的东西。

    每个人都会老,为什么非要年轻呢?人不是一定要年轻,而是要有意思,做人做事有意思。”

    也只有像张曼玉这般把“衰老”这件事看得风轻云淡,才会永远活着活得这么年轻。

    我的一位师姐也是“无龄感”生活的践行者。

    她虽然已是一个9岁小女孩的妈妈,在40岁的年纪还有保持着少女感,她并不像这个年龄的很多女士热衷奢侈的生活和养生的方式。

    她喜欢一切洁净阳光的事物,对未知的领域保持好奇,时不时尝试自己做手工,或者跟女儿一起上机器人课。

    在事业上,她也曾一度做到公司副总,从来不甘人后。

    当我有次不经意地流露出自己已老,有些怀疑自己是否年华老去的想法时,

    这位师姐的话如当头棒喝:“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老了的那一刻,她就真的老了。”

    师姐对我说:“年纪这个事儿啊,你如果不记得它,它也就遗忘了你。老去的都是太惦记年纪的。

    我不怕老,也接受老,但平时完全想不起,生活那么精彩,哪儿有时间想那个。”

    毫无疑问我们会因为初老症的到来而感到害怕恐惧或者难过。

    毕竟渐渐意识到自己不再青春,是时间给人最细碎难熬的折磨。

    可是说到底,我们对于初老的恐惧更多是对成长的恐惧,对责任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

    很容易产生不知从何生起的“认命感”,好像慢慢失去了打破壁垒的力气。把梦想像烟头一样用手指掐灭,再用脚尖碾碎,我们称之为“现实如此”。

    但是初老的我们真的就只慢慢剩下死气沉沉的灵魂吗?

    不,像知乎上所说,与此同时我们会开始有耐心,会开始照顾自己的身体,会更加容易体谅别人。

    我们学会了不向别人索取尊严和关注,而开始尊重自己,学会了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争辩,而换取独处。

    所以初老不过是身体和内心告诉我们,我们在18岁成年之后的另一次成熟。

    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因为青春和时间不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成本。想陪的人就抽时间去陪,你在变老,他们也一样。

    初老绝对不是我们去甘于现实,不再向上的理由。

    因为没有任何一张老去而开始疲惫的身体能困得住一个有趣而不甘的灵魂。

    —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你老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cn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