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县西北部及临近的康平县西南一带,清代隶属于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是科尔沁左翼郡王的世袭领地。当时的蒙古王公贵族看上了这里山川秀美,纷纷将其作为陵地,修建陵墓。雍正王朝的三公主和硕端柔公主(1754)、科尔沁郡王博尔济吉特•齐默特多尔济郡王(1782年)、蒙八旗铁帽子王,晚清名将僧格林沁亲王(1865年)和他的儿子博彦纳莫祜(1892年)、长孙博彦纳尔苏(1890年)的陵寝都埋葬在这里。随着岁月流逝,朝代更迭,许多古老的历史痕迹都已消亡殆尽,近日,我跟随文保爱好者朋友再次来这里考察,有幸拜见了僧格林沁亲王陵园仅存的石碑,和刚刚修缮一新的僧格林沁长孙纳尔苏陵园,近距离触摸这些历史遗存,仿佛看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往。
僧格林沁墓园坐落在法库县四家子乡公主陵村。公主陵系原和硕端柔公主的陵园,与王爷陵相距不远,目前已无存。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jpg 有资料显示,当初建时,墓园占地70亩,有前殿、后殿的几进院落,陵前建有碑楼,该石碑就树立在碑楼中,陵院内古树参天,气势恢宏。后来陵园被毁,仅余一座断裂的石碑,被沈阳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派有专门人员看守。看守墓碑的人员向我们展示了几张当年王爷陵的老照片。
僧王陵碑亭老照片.jpg 僧王陵园老照片.jpg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是晚清名将,道光皇帝姐姐的过继儿子,道光五年(1825年),14岁的僧格林沁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同年十二月,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后历任御前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僧格林沁所统领的骑兵部队很有战斗力。颇得道光、咸丰两帝宠信。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兴起,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进行北伐,多次打败清军的江北大营,前锋一度打到天津西杨柳青,直逼北京。
1855年,僧格林沁奉命征讨,经过一年多的征战,活捉太平天国北伐主帅林凤祥,李开芳。解往京城处死,太平军北伐部队全军覆没。僧格林沁因战功卓著,被封为亲王,不久,又加恩世袭罔替。一时之间,“僧王”的威名震于海内,成为大清最后的铁拳和守护神。
1859年,僧格林沁在督办大沽口防务时,对英法舰队的挑衅予以痛击,取得了大沽口保卫战的胜利,这是自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然而,两年后,英法联军再次进犯北京城时,蒙古铁骑无法抗拒洋枪洋炮攻击败下阵来,致使咸丰皇帝出逃京城,圆明园被焚毁,僧格林沁也被革去亲王爵位,殿前留用。
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直隶、山东及河间府一带捻军四起。清廷命其率一万余清军赴山东与捻军作战。并授权僧格林沁节制调遣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和五省提供的兵力多次打败捻军,在鄂东霍山黑石流收降捻军十几万人,并打散十几万人。同治元年(1862年),朝廷赏还博多勒噶台亲王爵,不久诏世袭罔替。
1865年(同治四年)五月,僧格林沁在追击捻军残部张崇禹部时,因骄傲轻敌,被诱至山东曹州高楼寨,陷入了张崇禹的重重包围之中。五月十八日晚,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逃到曹州西北的吴家店时,因受伤落马,躲在麦田里。被奉命搜索残敌的捻军十六岁小兵张皮绠发现,他并不知道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僧格林沁,手起刀落,杀死了僧格林沁,终年55岁。
僧格林沁战死疆场,令清廷上下一片震惊,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当时清朝的满蒙八旗军队以及汉人的绿营部队,自嘉庆朝之后,明显开始腐败、衰落。僧格林沁作为清朝八旗军队的最后一员猛将,他的死亡,意味着八旗武装没有了真正能够担当重任的主帅,八旗军队主力军的地位,逐渐被曾国藩带领的湘军,以及后来李鸿章、左宗棠带领的北洋军所取代。
所以说,发生在160年以前山东曹州吴家店的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构成了晚清历史的军事转折点。捻军少年那把并不锋利的短刀,在结束了僧格林沁性命的同时,也终结了驰骋疆场二百多年令人胆魄的八旗铁骑历史。僧格林沁的历史功绩,成为八旗军队落日前最后的辉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