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天,开启新一本的在线读书,这一次选择的是周岭的《认知觉醒》,其实放在书架里已经很久了。
一气儿读了100页,其中有三个地方让我逗留的久一点。
(一)关于焦虑
很多人讨论过焦虑,给出的定义也不一样。我焦虑过,未来也无法避免不再焦虑,我认为焦虑是人的能力和欲望不匹配的结果,好像心在天上,但是身在地上,由此引发的拉扯。
周岭认为,焦虑是人的天性,本质是想同时做很多事,无奈缺乏耐心急着立即看到效果。
减少待做事项并优先排序,同时正确评估自己的真实能力,承认难度并直逼自己突破。
作者很看重耐心的价值,他笃信得耐心者得天下。
(二)成长权重对比
这个说法比较特别,给了我不小的启发。

如图,作者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现代媒介的丰富,为我们深入学习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无限可能,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怎么越学越焦虑,越学越迷茫,学了那么多,为什么现状还是如此?难不成学了一堆就学了个寂寞?
作者的权重说法给了我们答案,学只是表象,关键在内化,要学以致用。如果学了不思考,不行动,不改变,那结局可不就是“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三)人生困扰之源——模糊
作者认为人类潜意识的存在,会让我们常常做一些说不出理由的事情,这种模糊让人心生迷茫和恐惧,而迷茫和恐惧又使我们的认知、情绪和行动遭遇各种困扰,继而影响人生的走向。
而人生仿佛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
获得知识,可以消除认知的模糊,拆解烦恼,可以整理情绪的模糊,清晰目标,可以避免行动的模糊。
新一年,多读书,多思考,多行动,多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