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征服了魔罗和他的魔军,证悟了本具存在的空性。他了解了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知的一切存在,纯粹只是空性,而我们不过将某种“真实性”附加或标示于其上而已。人们将世界标示或理解为真实,是来自于强烈的个体与集体的习气——我们所有的人都这样做。这个习气如此的强大,而空性的概念对我们而言又是如此的无趣,因此几乎没有人愿意去追求悉达多那样的了悟。相反的,我们恰如在沙漠中走失的旅人,瞧见远处有生机盎然的绿洲——这绿洲只是热气在沙上的反射而已,然而,由于绝望、饥渴与期待,这位迷失者把它看作水。他用尽了力气,走到那儿,才知道是海市蜃楼,于是极度失望。
纵然我们不认为自己这么绝望,而且相信自己是受过教育、正常、清醒的,但是当我们看见及感受一切都真实存在时,我们的行为就如同那位沙漠中的迷失者。我们急切地想要找到真实的伴侣关系、安全感、表扬、成功,或只是安详、宁静。我们甚至能抓到与欲望相似的东西。但就像那位迷失者,当我们依赖外在的实体性时,终究会失望。事物并不如其所显现——它们是无常的而且不完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如果我们像悉达多一样确实地去分析,就会发现诸如形体、时间、空间、方向、大小等附加的标签,都很容易被解构。悉达多悟到,甚至自我都只存在于相对的层次,恰如海市蜃楼一般,它的体悟,终止了期待、失望与痛苦的循环。在证悟的时刻,他自忖,我已找到一条深奥、安详、非极端、清晰、满愿,有如甘露一般的道路。然而,如果我想表达它,如果我想教给他人,没有人有能力听闻了解。因此我将留在林中,安住于此祥和状态之中。据说,天王因陀罗和梵天听到了悉达多的计划,现身恳求他不要退隐林中,请他为众人说法。他们说,虽然不见得每个人都能了解你所有的教法,但是有少数的人可能会了解,能帮助这些少数的人就非常值得了。
悉达多尊重他们的请求,于是出发前往瓦拉纳西。在当时,恒河边上的瓦拉纳西就已经是知识分子和思想家聚集的伟大城市了。当悉达多到了靠近瓦拉纳多附近的鹿野苑,遇见了当初由于它破了誓言,喝了苏佳达供养的羊奶而离他而去的伙伴们。他们看到悉达多远远走来,就共同决定不理会他,不跟他打招呼,更不用说站起来对他顶礼。他们讥讽说,那个骗徒来了。然而,对一位如悉达多一般已经了悟空性者,诸如赞誉及批评、尊重及藐视、好与坏的概念全都不重要。这些都是薄弱的批注,因此不必认为它们是实在的而加以反应。因此悉达多完全不自负、不迟疑也不骄慢地走进他们。由于他毫无自我意识,步法如此庄严,这五位禅修者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悉达多于彼时彼地,做了第一个开示,而这些过去的同修,则成为他的首批弟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