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可以牵着学生把文章风景一一指给学生看;也可以追着学生留意他疑惑的地方,为他出谋划策,教给解决的办法。
前者在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有两种形态。一般情况下老师想当然地设计好教学问题,走上讲台,牵着学生,让学生配合他完成教学任务,至于完成这教学任务的意义何在,他或者压根没去想,或者即便想了也经不起学理的推敲,多为想当然。
“牵着”,还可以有另一番面貌。老师对文体特征、文体知识有特别熟悉的了解,面对一类课文,老师知道其阅读的关键所在,老师不断指给学生——“看,妙处在这里”。
“牵着走”还有个好处,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学习,字词句等基础教学必须夯实,这些,在教学中学生是必须过关的,为了不致学生对字词句理解似是而非,阅读教学中,是要经常“牵一牵”的,“有了课堂内的咬文嚼字,才能有课堂外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追着学生的疑惑进行阅读教学,是充分注重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面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及时或提示解决策略,或提供背景知识,当然,也可以示范如何跨越这障碍。
这样看,阅读教学中,“牵”还是“追”都有其重要作用和意义,我们既不能忽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但又不能人造“主体”神话,“神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且,最终采取哪种教学法不仅取决于学情,更取决于文本样式,文本处理。按王荣生教授的对课文类型的划分来看,处理为样本类课文时更适合“追”的教学样式,而处理用件类的课文时更适合“牵”的教学样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