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我早期的记忆里,销售,似乎并没有太高的门槛。
比如街边吆喝的商贩,还有带着产品,挨家挨户的推销员。
那时候,产品形态相对简单,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
同时,因为信息技术的匮乏,尽管大家有需求,但却缺少获取信息的渠道。
我印象中,买东西的途径,不过以下几种:
周边熟悉的商店、亲朋好友的推荐,还有集市里,五花八门的货品。
那个年代,如果想卖更多产品、覆盖更广的区域。
重点就在于,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你。而推销员,就是这么出现的。
一个推销员,不需要多高的职业素养,靠基本的话术、产品的演示就已足够。
只要勤奋、肯干,总是有人愿意购买。
而且,那时的交通,不如现在发达。
跑更远的地方、扫更多的楼,就意味着更多时间和体力的消耗。
又苦又累,效率也极为低下。
很少有人会认为,销售是一份体面的工作。
只有那些没有一技之长、被逼无奈的人,才会做销售。
02
到了我入行那时候,情况有一些好转。
互联网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通过网络,我们就能了解、并且购买想要的商品。
那时的各行各业,正在被信息技术所包围。
然而行业的改造,并非易事。
从技术到产品、再到落地应用,需要大量的时间、人才和实践。
所以,尽管网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但真正成熟的,并不多见。
那时候的客户,大体分为两种。
第一种,比较开放和务实,他们寻求新的技术、新的思想。
只要你的产品能解决问题,他们是乐于合作的。
第二种客户,就比较保守,他们求变欲望不强,对产品的要求也不高。
产品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关系够硬才是王道。
这也是为什么,销售要能吃、能喝、能陪,因为关系搞好了,单子自然就签了。
这一时期,销售的重要性,也开始凸显。
只会简单的跑跑腿,是做不好销售的,要么你懂产品,要么你能陪。
03
而现在,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产品越来越成熟的同时,同质化也非常严重。
每次我到客户办公室,总能看到厚厚一摞宣传册。
不用说也知道,那一定是上一位同行,或者竞争对手走后所留下的资料。
而且随手翻一翻,各家的产品和方案,也都大同小异。
这时候,如果再和客户讲产品、讲方案,你觉得客户还会有感觉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会发现,尽管自己,准备了许多话术,预设了很多场景。
但一到关键时刻,却全部失效。
这时候,就需要一点情感上的能力,比如换位思考。
我们要琢磨,对方明明了解过这么多产品,为何还要花时间见你?
是想听那些大同小异的方案,还是有更深层次的需求?
对方想见的,是又一个推销员,还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专家?
这就是我们,需要去挖掘的地方。
同时,客户的选择,日趋理性,没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合作就很难达成。
这就对销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了解产品、了解行业,还要知道,如何挖掘客户真正的需求。
这,大概就叫做情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