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这是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写下的,算是对半年测试管理工作的总结, 也算是写给测试同学们的一封信。
值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问同事们好,新年快乐!
这份报告的内容来自于为时一周的1-1谈话,测试人最懂测试,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埃微的测试工作的突破一定来自于测试工程师的成长与提升,这是毋庸置疑的。脱离了测试工作本身的一切建设都是空中楼阁,落不到实处,还费事费力。所以我总结:2020年的测试工作,就落在一个“理”字上,理什么呢?理“项目”。
我们所做的事情,大大小小的都是个项目,工作能得到好的评价的标准就是这一个个项目做成了,没出大岔子。一个人做一个项目在一个时间点上看起来问题不大,测试用例测试计划,完整的项目进度流程图,我们还有imind这种深度定制的项目管理工具,看起来应该是万物一失才对啊。可真实的情况是,我们的工作是在长时间的维度下交替并行的处理多个项目,项目与项目之间彼此耦合牵连,应对单个项目的工作经验在这里往往无用武之地,生产出货迫在眉睫的情况之下,怎么可能再安排上两个周的集成测试呢,客户不允许,时间不允许,我们也不允许。
回到谈话中说到的,测试工程师最迫切的问题是:测试时间被压缩。一个项目中测试的时间不是一开始就不够的,比如说一个三个月的项目,在项目开始之前可能会设计-开发-测试按1:1:1的去分配时间,最后测试的时间不够往往是前面的过程就已经花去了几乎全部的时间,最后到测试的时候便只剩了2、3天而已。那为什么测试时间不能延长呢,因为那个最先订好的deadline是真实的,客户一切的推广活动都出去了,你不得不上,这货不能不发,这就是我们的项目面临的最真实的处境。
学过项目管理都知道时间质量成本的三角关系,正是因为三者不能同时向上无限满足所以才诞生了项目管理这样的职业,整个项目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三者的动态平衡的过程。既然是动态平衡,就说明我们需要在过程中不断调整,三要素中最容易改动的就是时间,最容易导致失控的也是时间,定期审视我们的项目,给它们做做体检,看看它是否与预期一致健康成长着,如果不是要想办法让它健康起来,调整项目的里程碑时间也好,加人加班也好都只是手段而已,只有这样才不会等到Deadline到来临盆之际才发现它还没有做好面世的准备。所以2020年工作细则第一条,定时(周)Review所有的项目健康状况。
有的同事说想尝试做项目管理,这很好,公司领导们也一直在寻找有此意愿的人才。项目管理不仅仅只能应用的工作上,生活中处处皆项目,大到举行一场婚礼,小到一家人的一次晚宴,所有牵涉到大量人和事的活动,都需要好的项目管理。能够定一个准确的项目目标,在最初的时候做一份好的项目计划,过程中不断Review你的项目的健康状态,计划是否依然是准确合理的,项目过程中与计划的契合度如何,有没有重大的影响,这些经验,通通可以应用到工作之中。另外多说一句,在企业中,往往title比行为来得慢,说的白话一定就是你先做了项目经理该做的事,而后才能拿到项目经理的title。创业型公司人才往往是稀缺的,很多关键岗位上人才供给是不足的,这就给了大家很多的成长空间和机会,有想法,有目标,去干去做去争取,title无关紧要的,能做成事才是硬核。
接下来谈谈大家关心的第二个问题,信息的不对称,沟通的不及时,甚至有时候遇到对方有点点小不配合。比如说有时候基于历史系统的一些问题,测试作为新人嘛,不了解历史版本中的那些弯弯绕绕,就觉得这是个bug,但是在开发眼里,这一切都是可以解释的;比如说不同的开发部门做同一个产品,彼此项目的优先级和步调可能不是那么一致,这样就会存在很多版本不是最新的,这个bug已经解了但是还没发布之类的问题;比如说有些信息只有开发清楚细节但是共享的没那么积极等等等等类似的例子在我们日常工作中还可以找出很多来。这些事情可以说是挺严重的,工作中一点一点这样的事情在偷吃了我们项目的时间,公司的资源,也磨灭了我们的激情。罗振宇在跨年演讲里说电梯模式已经结束了,那种做出产品就有人买供小于求的时代过去了,我们都将进入攀岩模式,这些沟通上的问题其实都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我们工作中面临的一个个难题。你可能会说,工作中的挑战我认,技术问题我甚至可以加班熬夜去解决,可是这些人为造成的困难会让我有种孤独感,我身边的不应该是最亲密的队友吗,怎么成了挑战?
回到问题的原点,队友之所以为队友,是因为目标契合,哪怕只是一小段目标。方向不同的人,是不可能同行的。只要在这一段路上我们的目标是契合一致的,不用怕,确认过眼神,是队友不是敌人。在这个前提之下,所有的开发步调不一致,所有的历史版本,所有的系统细节都是我们要面临的困难而已。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其实是很低效的,你想象一下在路上遇到一个只会日语的日本人,帮助解决他的问题你可能需要多久?也许他的问题只是想找到200米处的一间小茶馆,但光凭想象也知道这不是容易的事,那如果换成是阿拉伯逊尼派人呢?讲这个例子是想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建立在共识基础上,普通话和简体字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共识,英语是全球化的共识。回到我们的工作中也一样,对于智能穿戴行业的了解,对于公司这一切业务的规范,就是我们这个团队的共识,觉得沟通很难,只是你们在某个领域的共识暂时还没有建立而已,譬如说你对于系统不熟悉,开发不了解你来找他的原因所以云里雾里,这都是因为你们就这次谈话的共识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要做到高效沟通,首先就是要达成共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要总用“我以为你知道”的说法,子固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哪怕会有一点点重复,也先确认达成了共识,在进行下一步的沟通,不然往往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关于沟通,再聊更多一点的话题主动沟通。曹政说在职场一定要做一个靠谱的人,毕竟人品是有复利的。如何做一个靠谱的人呢?这里有三条准则:1.件件有着落,交代给你的事情,不一定能成,但一定有始有终,不会半途消失,这里还不是半途而废,废毕竟还有一部分是主动放弃的,那也算是有着落。2.事事有回音,跟你说个事,别不生不响的,钉钉已读了一定先给人一个回复,哪怕暂时做不了,安排不上,那也得让对方先知道。实在不是故意的忘了,那也得在想起来之后第一时间给人道个歉,把事情补上,也想想以后怎么避免再发生。 3.凡事有交代,给别人安排事情,上下游工作的交接传递,一定交代仔细咯。那些你以为的你知道的信息,对方可能真不知道,关键的信息因素一定沟通清楚了,确保大家的理解是一致的。坦白说,这三条都做的滴水不漏,挺难的,我自认很多事情也做不到,但是这不妨碍以此为准则,八荣八耻你也不能做到滴水不漏,但不妨碍你好好做人。成绩总是来自于那些你做到的并且做好了的事情,2020年工作细则第二条,主动沟通,做职场靠谱的人。
第三个说说培训的事,19年很多同学跟我说焦虑,感觉自己已经要逐渐被抛弃了,觉得工作中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太强了,再加上这个时代在贩卖焦虑,所以很愁人。这里我想说一个点,算是我自己这些年的一点感悟吧,在大前提不能立刻改变的情况下,学习是对抗焦虑最好的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学习能够收获成就感,而且很大,比如说读懂一本经济学著作,哪怕是只懂了里面的一两个经济学名词,那一刻你应该是非常满足的。有同学说成就感简单啊,比如说打游戏,比如说逛街买包包,也能够释放大量多巴胺,也有满足感。但是问题就是这里的满足感不是成就感,打游戏也能收获成就感,比如说那些做主播的同学,打到国服,以此为职业。但是那不是你的,你不以打游戏为人生目标的情况下,娱乐性的活动中收获的满足感会让你在那之后更焦虑,这也是抖音之类的奶头乐被诟病的理由。可是如果你刷抖音是为了学习,比如说学习羽毛球的打法,并配合自己的训练,那就和读一本经济学的书一样,这种成就感带来的满足是踏实的。
培训也是这样,Python在测试工作中所带来的价值是被证明过的,一门踏踏实实的编程语言比其他软性的技能训练能带来更真切的成就感。在和领导沟通后,得以许可在新的组织架构下将这个培训继续做下去,没有明确的课表,亦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但学习就是这样终生的事,持续学习,定下一个小目标,达到它,再定下一个。在一季度做一个应用到日常测试中的Python工具就是我定下的2020年一季度的目标,它就是我们向上攀登的那下一个抓手。2020年工作细则第三条,持续学习Python,对抗焦虑,踏实做事
最后说一下组织架构调整的事情。这是好事,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架构一定是往效率的方向发展,现有架构不满足需求的时候,一定会变。对于个人来说,请记住两点,也是我经常提到的,一是要适应变化,变化是常态,一定要在心理上接受这个事实。唯一不变就就是变化本身,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人的寿命随着科技变长了,所以对于个人而言,那种解决关键问题,坐上电梯便确定一生的模式不合适了,所以一定要拥抱变化,拥抱不了的就慢慢拥抱它。第二点是做事情比Title重要,前面提到了,创业团队人才永远是缺失的,直面挑战,躬身入局做事,就一定有你的位置。测试工程师的立足之本就是质量,一切工作是为了产品能获得更好的质量,在这样的伟光正的大前提下,没有什么好惧怕的,换成一句流行的话:“干就是了”。
回顾下上面提到的2020年的三条工作细则:
- 定时(周)Review所有的项目健康状况
- 主动沟通,做职场靠谱的人
- 持续学习Python,对抗焦虑,踏实做事
2019年不管如何它已经过去,2020年,你我已经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