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琴) 察右中旗纪委监委紧紧围绕“谁来监督、监督什么、如何监督”这一任务,通过实施“监督内容的精准、监督手段的精准、监督标准的精准,达到监督效果的精准”。
一、明确谁来监督,确保监督尺子的精准
由谁监督,谁来监督?是实施监督的保障,是精准监督的前提。纪检干部作为实施监督工作专司机构,必须弄清监督的标准是什么,把握好监督的尺子,全面了解监督内容,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实施精准监督。为此,旗纪委以强化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提升纪检干部工作能力。一是多年来,雷打不动地每周五坚持集中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已成为常态化,坚持由委局班子成员、环节干部轮流讲课,努力提升纪检干部综合监督执纪水平;二是多次派出干部外出学习“取经”,特别是自治区纪检系统现场会结束后,我委组织乡镇纪委书记集体赴兴安盟学习先进经验;三是组织纪检系统干部利用一周时间,赴大同封闭学习政治理论,重点学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中央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系列17讲,并进行研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全面开展精准监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弄清监督什么,保证监督内容的精准
监督什么是保证精准监督的关键点,为此,旗纪委监委重点围绕落实旗委政府中心工作、扶贫领域民生领域等各个专项治理、作风建设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围绕上级巡视巡察检查后整改问题落实、上级各类检查后发现问题、群众来信来访举报和关注的热点等6大类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并明确要求各乡镇纪委及派驻纪检组要紧紧围绕以上问题全面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抓住重点,找准“七寸”。
三、 解决如何监督,确保监督措施精准
针对不同监督内容,充分运用“大数据”、“1+1〉2”联合模式、常态化监督、“四种形态”监督等措施,开展了精准监督。
(一)运用大数据,实施精准监督
一是创新监督方式,积极运用大数据强化“两个责任”落实。率先在全市把“互联网+”与推动落实“两个责任”结合起来,将10大主体责任、9大监督责任在该平台中细化量化后进一步向基层延伸,目前已实现对全旗12个苏木乡镇(园区),83家科局单位,25家条管单位,186个行政村(含社区)全覆盖。实现信息收集、在线监督、在线考评、预警提醒,有效掌握全旗各级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各苏木乡镇(园区)纪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责任情况,切实做到“照单履责、全程留痕”。将年底集中考核、现场考核、结果考核变为平时考核、过程考核、积累性考核,有效杜绝了被考核单位突击应付年度考核检查的问题,提高了各单位抓责任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单位及时“亮灯”提醒,该组织处理的组织处理,该追责的追责,全面推进“两个责任”的落实。二是“三务”公开从“上墙”到“上网”。全旗共建立公示栏218块,行政村、社区覆盖率达100%,自然村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做到了应公开必公开。同时,运用“阳光中旗”三务公开信息平台,所有行政村全部进行党务、政务和财务公开;苏木乡镇与旗直科局全部进行了党务政务公开。通过公开,农牧民足不出户知晓惠农惠牧政策,查询补贴发放情况,有力地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充分发挥了社会监督作用。三是审查调查实现监控研判调度智能管理化。以“高质量办案年”为契机,今年4月,我委研发了审查调查监控研判调度智能管理系统,标志着我委审查调查工作向“数据化”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智能管理系统采取“数据化”的量化管理分析评价体系,明确了量化管理的主体、对象、对象模型、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实现了线索处置、工作进程动态性分析。同时,办案程序的规范性、相关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得以严格监管,为审查调查工作的评价、决策提供了科学、严谨、全面翔实的依据,为常委会科学决策案件的定性提供了清晰地根据,有效提升了纪检监察业务效率和质量。
(二)1+1〉2联合模式,实现专业精准监督
面对扶贫领域、资金监督、政府债务化解、环境污染、人防治理、工程质量等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要求专业性强,单一靠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开展监督检查明显力量不够,为此旗纪委监委采取“1+1”联合模式开展监督检查。在开展扶贫领域工作检查时,旗纪委监委抽组市派驻旗苏木乡镇督导组成员、旗委组织部、旗扶贫办、驻村办工作人员组成三个常态化督查组开展扶贫监督检查;在检查政府债务化解和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时,抽组旗财政局、审计局人员参与检查;在开展“十个全覆盖”、危房改造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时,紧紧协调旗住建局对全旗幸福院、危房改造工程量进行详查。通过“点穴式”专项巡察,在政府债务化解中,有力化解债务近1亿。“1+1〉2”的联合监督检查,体现了监督的严谨性、专业性、精准性、实效性,达到了监督的政治、纪法和社会效果。
(三) 抓住特点找准节点,精准监督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四风”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在节假日表现尤为突出,为此,我委每月开展一次常态化监督检查,持续发力整治“四风”,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在实处。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坚持“节前提醒、节中检查、节后曝光”原则,强化了作风建设。2019年,已开展作风建设监督检查11次,下发通报9期,通报批评28人。
(四) 找准着力点,实施精准监督
一是以相关部门检查结果为着力点,实施精准监督。注重对上级及相关部门各类检查结果的运用,坚持从细节入手,“小事”着力,抓早抓小,咬耳扯袖。在旗扫黑办通报部分单位线索未清零后,旗纪委及时约谈了被通报单位“一把手”,并下发了《检查建议》;在旗委巡察办巡察单位后,旗纪委及时对被 巡查单位“一把手”进行了谈话,提醒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全面整改存在问题。截止目前,旗纪委监委共约谈43人(次),下发各类检查建议书18份,实现精准监督,助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二是坚持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不断强化政治巡察,巡察利剑作用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巡察在“一体两翼”中的监督利剑作用,突出政治巡察,紧盯问题整改,通过意见反馈、下达清单、跟踪督办、实地验收等方式,推进巡察反馈问题立行立改,打通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共开展了7轮巡察,对30个旗直单位和12个苏木乡镇进行了常规巡察。共发现问题697个,反馈问题 697个,已整改 442 个,共移交问题线索 57 个,办结 39 个,立案 19 件,约谈 43 人。特别是第四轮对“十个全覆盖”工程遗留问题开展的“点穴式”巡察,成为全市针对此类问题开展专项巡察的首个旗县,成效显著;在第七轮巡察中,同时增加了“脱贫攻坚回头看专项巡察”,有力助推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三是以化解基层矛盾为着力点,实施精准监督。纪委监委机关实施领导班子成员包案制,坚持每周带头问题深入基层,变上访为下访,着力解决一批基层信访矛盾突出的问题,主动化解基层矛盾42起。四是以廉政教育为突破口,前移精准监督。注重宣传载体的建设,一些乡镇建设了廉政文化长廊,部分科局建立了廉政教育点。强化了廉政教育,分层次举办了25场警示教育大会。积极开展了清风干部评选活动,清风干部评定向科局全面推开,坚持树标杆与扬清风相结合原则,强化“正激励”、弘扬“正能量“,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扩大营造监督氛围,前移精准监督。五是加大了监督成果运用,强化了惩处力度。截止目前,我委受理各类问题线索364件,其中信访来源156件,上级纪委和其他部门转交208件,信访量和线索处置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猛增,同比增长195.9%;共处置反映问题线索193件,同比增长69.3%;初步了结128件,同比增长77.7%;其中立案60件,同比增长42.8%;结案45件,同比增长55.1%;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人,同比增长55.1%。同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下发通报9期,通报批评19人。六是建立信访研判制,灵活处置信访件。监督的同时,我委也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大胆作为上下功夫,为此,成立了信访研判组,加大对反映问题不具体、存在发泄私愤、反映不实的信访件分析研判力度,及时处置信访件,做到该暂存的暂存,该函询的函询,该核查的核查。目前,共暂存13件,函询4件。
在开展监督检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监督力量弱。纪检体制改革后,监督内容增多、监督面扩大,但是监督人员少,专业性强的人员更少,监督力量明显薄弱。二是发现问题表面化。人员不足、专业性不强,致使监督往往停留在表面,很难发现部门行业内真正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发现的问题不深不实不细,起不到真正的查问题、找结症、堵漏洞的目标。三是存在“为难”情绪。地方小、熟人多,客观上存在为难事项,亲情关、友情关、同学关“关关难过”。四是部分纪检组、乡镇纪委存在担当不足,开展监督执纪还不够有力的问题。
下一步建议:一是督促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一方面改变主体责任落实存在等靠的问题,改变监督过分依赖纪检组织的现象,让各级党组织自觉行动起来,真正实现自上而下的监督;另一方面,积极扭转部分单位党组织选择性接受监督的意识。二是继续推进“三务”公开工作,一方面杜绝出现选择性公开现象,一方面改变“墙上公开”和“网上公开”两张皮现象。三是建议上级部门经常性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同时加大旗县互查对查力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