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母与子关系当中,孩子成长都会面临两个阶段:
![](https://img.haomeiwen.com/i6132608/e370d4ccc4657d5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132608/af6c44e4f918db7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132608/99724a1449d50f4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132608/d04eb2bd551f2c82.jpg)
早起诱/惑(原始诱/惑),然后是后期诱/惑,即“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强调了这种依恋的转化过程。
即双重不对称:
1 成ren/孩童之间的不对称
2 男性/女性间的不对称
让·拉普朗斯提出,早起诱/惑与母亲的照顾密切相关。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对母亲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他必/须倾尽全力地依恋母亲,母亲在孩子生命初期细致入微的照顾,这种依恋是非常霸道的感情,婴儿心中也认为母亲只为我一个人服务,我要什么母亲都会满足我。但长大后,他会发现母亲并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
毫无疑问,母亲在参与儿子的成长过程当总充当了不可取代的地位。男性(父子)之间总是不善言辞,沟通较少,于是帮助儿子长大成为一个自我(ego)的个体,非常需要母亲这个角色的引导和照料。
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呢?毕竟孩子的成长也会经历叛逆期。由阿兰·布拉克尼耶在《母亲与儿子》一书中认为,过于严格的父母不会让儿子有良好的对话体验。因为冲突会很快变得剧烈,谈话不成,孩子很有可能会转身逃跑来回避谈话。
母亲的角色有着天/然的优势,她们常常温柔感性,情感丰富。于是,由母亲来进行冲突与解决问题之间的迂回更为适合。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三个黄金法则能够帮助儿子听自己的话:
1 要指明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他是什么样的人;
2 学会队儿子谈她自己的感情,但不要过度;
3 要将权/威和吸引力相结合起来。
在孩童时期,如果母亲能够更为敏/感的接收到宝宝的信号,他接下来的性格就不会那么怯懦,并且会有很好的抗压能力。
而男孩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更为敏/感的去接收孩子信号这件事要变的更为谨慎。
这个时候对于男孩的保护要有所适度,不必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过度关注。可以允许他在一定程度上去突破自己的ji限。
母亲对于儿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过度的爱就是溺爱了。所以,必要的惩罚不可少。但惩罚要与孩子不听话的程度相对应。
母亲与男孩之间的相处要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而选择不同的方式去对待,这样才能使得孩子在成长为男人之后有着健全的人格和意识,他也会建立另一个家庭和其他人组成自己的家庭。所走的每一步路,以及是否幸福,都关乎于母亲在男孩成长时期的关照程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