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从传播手段看,广播分两大类:①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为无线广 播;②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为有线广播。从传播媒介看,广播也可分为两大类:①仅仅传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②传送声音、图像的,称为电视 广播,简称电视。
在新闻传播领域,广播电视传播信息的时效性和广泛性超过其他任何大众传媒。广播也有其短处:稍纵即逝;顺序收听收看;接收装置价格较高。
初期的无线广播只是简单的播出和接收两个环节,20世纪60年代后,从播出到接收已经形成一条多环节的链路,它包括节目采编制作、节目串联播出、节目 传送、节目发射分配、受众接收5大环节,每一环节内又有若干单元。造成这种多环节结构的原因,不仅在于广播形态和节目的多样性,还在于规模大、涉及面宽的 广播工作要求有精细的专业化分工和多方面的社会化协作。后者对节目采编来说尤其明显。早期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差不多都是独自完成节目的采编制作,而现在这 种简单过程已经演变为由多个节目源提供节目,然后由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主管部门指挥播控中心完成串联播出的复杂过程。每一个环节及环节与环节之间都需 要技术手段的充分完备的保证和天衣无缝的支持。
一、无线广播
1. 广播的诞生
进入20世纪后,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和实验在更广阔的范围进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1904年英国人弗莱明(J.Fleming)发明的二极管和 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L.De Forest)发明的三极管对广播具有决定的作用。二极管具有检波和整流两种功能,三极管则又增添了放大功能,从而可将弱电流放大成强电流,解决了无线电 的接收问题。德·福雷斯特还使用三极管研制成功电子管振荡器,用它产生高频电磁波,解决了无线电的发送问题,后来又把若干放大三极管级联起来,制成多级放 大器,再与振荡器配合,制成了强力无线电发射机。无线电广播是在电波上载荷声音信号,电子管所取得的成果之一,就在于获得了一种具有一定振幅和频率的连续 电波。以前采用的电火花放电产生的电波,其振幅和频率的变化都是不规则的,只能采用“发出”或“不发出”电波这两种状态来传送某种信息。利用电子管形成的 连续电波,可以人为地改变其振幅和频率,使其能够载荷对人有用的信息。电波调制技术最先的应用,就是声音使电波的振幅产生变化的振幅调制技术。1906年 德国的德律风根公司实验无线电电话成功。1907年,德·雷福斯特在纽约进行了音乐和语言的无线电实验广播。这些先行者为广播的问世奠定了技术基础。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广泛使用了无线电通信和无线电话,此间,美国的阿姆斯特朗改进了无线电接收机的线路,1918年发明了超外差电路。这一方式可防 止两个频率相近的信号在接收机中发生干扰,从而能够保证接收机接收各个不同频率的广播。战后,无线电工业和技术转向民间,具备了广播电台的物质技术条件。 1920年10月,美国匹兹堡市私人经营的KDKA广播电台取得政府发放的营业执照,开始播音,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广播的私营商业广播电台。 1922年,美国、英国、德国、苏联开办广播。到1925年,正式开办广播的国家超过20个。此后,广播事业在全世界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广播电 台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战后,随着亚、非、拉广大国家纷纷取得独立,广播事业在这些国家也迅速发展起来。
2.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
无线电频道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如果两个电磁波信号以同样或极相近的频率发出,便会相互干扰。无线电波中的中波和短波在技术上是最容易实现的,它们 载送声音的方式也是比较简单的调幅方式,所以最初的无线电广播是中波和短波调幅广播两种方式。中波可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地波),如果功率较大,能够覆盖半 径为100多公里的地区,也可依靠地球外层空间的电离层反射(天波),有可能到达几百以至上千公里以外的远方。短波主要依靠电离层的反射,功率较大的短波 能够传播到几千公里以外。从20世纪40年代起,陆续产生了新的广播形态,主要是米波调频广播的出现。它与中波广播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越性:可以做高 保真广播,声音优美动听;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广播频段可以容纳大量发射机,播出多套节目;在使用同等功率发射机时,调频广播发射台的服务范围比中波发 射台大得多;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立体声广播。正因为这些特点,发达国家都已把调频广播作为对国内广播的主要收听覆盖手段。调频立体声广播是在单声道调频广 播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它用几个位置不同的传声器拾取一个艺术性广播节目,形成多声道信号在同一个广播频道中播送,使收听者在使用多个扬声器(或耳机)接收 从几个声道传来的声音中产生立体感,由于声音的方位、层次分明,所以在听觉上有较强的临场感,比单声道广播更具逼真性。已实际使用的立体声广播有双声道 (左、右两个声道)调频立体声广播和电视广播中的立体声伴音。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有的国家开始探索立体感更强的调频立体声广播。
广播接收机通常称为收音机。1922年美国大约只有不到10万台收音机,10年后(1932年)已达到350万台。又过了10年(1942年),上升 到1300万台。初期接收广播的是矿石收音机和使用1—5支电子管的收音机。除二极、三极管外,1919年日本的安藤博和美国的哈尔研制出四极 管,1937年英国的朗德研制出五极管。这些通称为真空管或电子管,其中,五极管应用最广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莱 (W.Shockley)、布拉坦(W.Brattain)、巴丁(J.Bardeen)对半导体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制出具有和电子管同样功能的晶体管。 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正式宣布晶体管研制成功。这一成果是无线电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对电子工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为此,三位美国科 学家荣获195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很快在收音机、电视机的生产中,立即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广播接收机发展到半导体阶段,才真正得到空前的普及,这 也使它成为最适合于贫穷国家的大众传媒,特别是地处边远和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调频收音机是比调幅收音机复杂得多的接收工具,从70年代起,收音机朝着能 够接收调频和多波段的调幅广播以及录音的多功能、高音质方向发展。
3.广播的社会作用
广播是最先出现的电子大众传媒,在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十分巨大。广播电台一诞生,就在信息传播方面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列宁指 出,广播使“整个俄罗斯都能听到莫斯科当天的报纸”。莫斯科广播电台试播初期,首先开办的节目是“口读报纸”和晚间播出新闻。美国KDKA广播电台开办时每天仅在晚间广播一小时,但开播后一周就及时报道了美国总统大选的竞选活动和结果。1924年10月,美国东西海岸26座广播电台同时播出了柯立芝总统的演讲。
从传播史上看,电视出现之前,广播曾使人们如醉如痴。美国的大众媒体学者德弗勒描述当年美国人喜爱广播时说,“经济来源窘迫的家庭,收音机坏了后也要 省吃节俭用攒钱修好。他们也许把家具还给贷款公司或拖欠房租,但他们死抱住收音机不放。”今天,无线广播的形态十分完备而发达,它已完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 生活,且各国各地区的广播电波在全球交织成一张密集的网,人们可以利用小巧灵敏的多波段半导体收音机轻而易举地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电波。一位名叫奥勒·阿 尔姆的瑞典人业余爱好是超远距离接收各国广播,从1955年起到今天,已成功收听和鉴别了世界上2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广播电台。他不仅收听到北京广播电台的节目,而且在1996年春节前收听到8000公里以外的江苏南通人民广播电台中波1440千赫的信号。这一事例再一次说明了广播的一点对多点的信息传播特性及强大的辐射力。
在当今,尽管广播吸引不了在日益盛行的多媒体世界中更容易对视觉图像着迷的年轻人,但广播仍拥有十分广泛的听众。在危机和战争时期,或许最能体现出广 播的价值,即使在今天对不少国家而言,也是如此。如海湾战争期间,埃及、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广播新闻获悉战争打响了,而且在这三个国 家,作为深入的消息来源更胜电视一筹。在媒介服务于多民族多语言听众方面,电视也很难与广播竞争。如纳米比亚用包括主要的土著语言和南非荷兰语在内的7种 语言广播,以满足本国听众的语言需要。在南非,宪法赋予11种语言以平等的地位,广播办有所有11种语言的节目,而电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只能提供几种语 言的节目。电视要真正反映一国多样性的文化是困难的,广播在音乐和口头语言上更能满足本国各种文化的需要。对音乐的需求,无论是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还是流 行音乐,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唯有广播才能加以满足的选择。在媒介特性上,在对广播与电视加以比较后,瑞典的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广播属于弹性媒 介,它服从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安排;而电视正相反,它要求人们的日常生活安排适应它。
80年代以前,西方对华广播的发射基地主要设置在我国南部和东部的泰国、香港(英国BBC设在香港的东亚转播台已于1996年迁至泰国)、菲律宾、日 本、韩国这一弧形地带,呈半月形的发射网。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开始向俄罗斯和中亚一些国家租用发射机加强对华广播,在我国北部和西部构建另一个半月形发 射网。90年代以来,这两个半月形终于合围而成从四面八方向我国各地发射无线电波的满月形对华广播网了。这个由26个转播台组成的庞大的发射网,共开动 59部中、短波发射机,总功率达到约2万千瓦(大部分发射机兼用对亚洲其他国家广播),共使用78个中、短波频率(包括重复使用频率),对我国进行着大功 率、多方向、多频率、长时间的多重广播覆盖。对于这个发射网的部署和实力,美国新闻总署署长认为,它“能使整个中国听到美国之音,使北京的干扰无能为力”。
美国在冷战时期,曾于1950年7月和1953年3月先后在联邦德国的慕尼黑建立了“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和“自由广播电台”,对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展开 宣传攻势。美国认为这两座广播电台在苏联解体、东欧演变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冷战结束后,由美国国会提供资金按照同一模式建立了“自由亚洲广播电 台”(1996年9月30日开播),妄图对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产生影响。
电台拨出这笔大额款项,是因为议员们对该电台受到北京的干扰而感到沮丧。
新增加的拨款主要用于对中国的广播业务,它将使该台能够在1998年夏季之前把目前的126名职 员增加到224名,中文广播时间将从每天5个小时增加到12个小时,藏语广播从2个小时增加到4个小时。该台还将播出粤语和维吾尔语节目。
4. 国际广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些发达国家陆续开办以外国听众为对象的广播节目。1927年5月,荷兰PHOHI以2.5千瓦的发射功率向荷属殖民地爪哇实验短 波广播,并于同年10月14日正式开播。这是世界上第一座正式对外广播电台。其后,国际广播成为各大国竞相开办的为本国外交政策服务的工具。1929年, 苏联开办德语、法语、英语国际广播节目。1932年底,英国开始对海外领地广播,1938年开办第一种外语广播(阿拉伯语节目)。1933年4月,德国开 始用短波定向定时向北美广播德语和英语节目。日本于1935年开始对国外广播。第二世界大战中,各国的国际广播展开了激烈的广播宣传战。1942年美国创 办美国之音广播电台(VOA)。
战后,各国的国际广播电台使用的语言、播音时数、对象地区,随国际形势的变化有所调整,但普遍趋势是加强,尤其是广播发射机的单机最大功率从50— 100千瓦增大到500—1000千瓦。同时有更多的国家开办国际广播。自60年代起,开办环球新闻广播又成为各大国在国际广播方面形成的一种带有共同性 的作法。它们除对各国各地区分别使用当地语言进行广播宣传外,还先后用英语和本国语开办了对全世界各个方向昼夜不停地新闻节目,称为“环球广播”或“对全 球广播”、“对全世界广播”(World Service)。这一方式突破了对象地区和广播时间限制的框框,便于及时播发新闻,有利于扩大和加强宣传效果。这成为近30年来国际是加强对外广播的一 大进展。60年代起,美国和英国就用英语、日本用英语和日语开办了环球广播;其后前苏联从70年代用英语和俄语,联邦德国和法国从80年代起也分别用德语 和法语先后开办环球广播。到1996年,全世界用这种方式开办国际广播的国家已达14个。联合国所使用的6种正式语言——中、英、法、俄、西班牙和阿拉伯 语——除中文外,其他5种语言都已先后用来开办环球广播。规模最大的是美国和英国的环球广播,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大体上全天候覆盖全球。前苏联 的环球广播规模曾一度超过美英两国,解体后的俄罗斯的国际广播趋于衰落,但其环球广播仍大体保持原有规模。
在技术上,短波是进行国际广播的主要手段,故短波一直被成为“第一代国际无线电波”。短波发射的频率范围是3—30MHz,当电波向天空发射碰到电离 层时,便会反弹会地球,这种现象称为“跳跃”,它能将信号传送到2000至4000公里远的地方。随后,电波又被地球表面反射回电离层,再次返回地球时就 完成了另一次“跳跃”。经过几次“跳跃”后,信号就到达了地球的另一端。发射机的功率越强大,信号的发射距离就越远。但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受当日时 间、季节和太阳黑子活动的严重影响,电离层的高度和结构的细小而迅速的变化都会改变其反射能力,从而使接收质量受到影响。当前,进行国际广播的另一种手段 则是利用通信卫星将信号传送到某些调频(FM)广播电台,然后再由这些调频台发射出去。这种形式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正在迅速地取代短波。
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近年来对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电波战趋于削弱,而把对华广播作为新的战略重点。为了提高它们的广播在我国各地的可听度和有效性,它 们在我国周边的10个国家部署了26个发射基地,形成了一个对我国四面包围的广播发射网,其目的就是要“使整个中国大陆听到西方世界民主自由的声音”。西 方对华广播机构部署这个发射网,除了从国际政治形势和舆论传播需要的角度考虑外,所实施的指导性技术政策主要有四条:一是发射基地要设在离中国听众尽可能 近的地点;二是要采用现代化大功率高效率的发射机和发射天线;三是要从若干不同地点发射几个频率重叠覆盖同一对象地区;四是对全部发射基地建立网络控制系 统并尽可能实现设备自动化。由于实施这些政策的结果,西方对华广播在中国的听众大量增加。其中,美国之音的听众,据该台估计,已经从60、70年代的几十 万人增加到80年代的几百万人,后又增加到约两千万人。
美国对于其国际广播所要达到的目的毫不隐讳。如香港《明报》曾在1996年6月26日独家发表了“美国之音”现任台长杰弗里·科恩的题为《冷战后“美 国之音”的六大任务》一文。这六大任务是:一、对抗共产党和极权国家;二、鼓动美国式的新闻自由;三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四、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五、向全 球解释美国的政策;六、为美国的文化、贸易、旅游等提供服务。他在文中写道:“今天“美国之音”以46种语言向亚、非、欧和拉美广播。它们向资讯落后的国 家提供基本的新闻、信息和文化节目。对诸如中国、古巴、缅甸、伊拉克、伊朗、越南等国家的人民,“美国之音”和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性广播电台,往往是唯一 可靠的新闻来源。它们不仅提供美国、英国、世界的资讯,还提供有关该国本身的新闻。单是对中国,我们除每天11小时以普通话广播之外,每天还以广东话及藏 语各广播90分钟。虽然我们的节目也有有关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事情,但我们的大部分报道仍是有关中国本身的事。冷战后,所有审查新闻的政权并没有象人们 希望的那样随之终结。因此,“美国之音”要永远不断地提供全球各地所需要的至关重要问题的新闻,并且以当地人民的语言播放和为当地官员无法封锁的通讯媒介 提供新闻服务,协助全球进一步了解美国。
二、有线广播
有线广播是利用金属导线或光导纤维所组成的传输分配网络,将广播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收设备的区域性广播。1876年有线电话的诞生,为有线广播的出 现打下了技术基础。1880年俄国人奥霍洛维奇研制成功用导线把剧院里的音乐节目传输出去的播音设备。1893年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连接了700多条电 话线,定时进行新闻广播,形成正式的有线广播。从技术上说,有线广播具有下列特点:抗自然干扰和工业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时间、空间容易控制,传输频带宽,节目质量高。从社会功能上来说,它既适合于公开宣传,又可用于内部教育。苏联于1921年6月首先采用有线广播,到1962年,苏联的有线广播收 听工具仍然多于收音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线广播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得到推广,如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蒙古等国也是有线广播普及率较高的国家。
三、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E.G.Osborn)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所属广播电台在上海开始播音,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随后,美商 新孚洋行、开洛公司等也相继在上海设立广播电台。1924年8月,北洋政府公布中国第一个广播法令《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始允许民间购置收音 机,并着手筹建官办广播电台。1926年10月,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私营的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也在1927年3月开始 播音。1928年8月,国民党政府开办了中央广播电台,成为其三大新闻媒介之一。据1937年6月统计,国民党统治区(不包括已被日本占领的东北三省)共 有官办和民营广播电台78座,发射总功率将近123千瓦,其中民营电台55座,发射总功率只有7瓦。当时,包括东三省在内,全国约有收音机20万台。 1939年2月,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利用英国提供的设备,开办了对外广播,英文名称“Voice of China”(VOC),意为“中国之声”,分别使用英、德、法、俄、日等外语和汉语播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官办广播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据1947年统 计,国民党当局所辖的广播电台有41座,发射总功率为421千瓦。全国约有收音机100万台。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广播事业在延安创建。1940年12月 30日,中国共产党主办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此日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当时只有共产国际援助的一台 广播发射机,发射功率大约300瓦,每天播音2小时。1943年春天,由于无线电器材补充困难,曾暂时中断广播,直到1945年9月才恢复。1948年陕 北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3月21日由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改名)建立了解放区最大的短波发射台,功率为3千瓦。抗战胜利后,各解放区也相继建立广播电台。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各地已有人民广播电台近40座。
1950年全国广播电台共有65座,发射总功率为272千瓦。到1984年,全国已建立起167座广播电台,比1950年增加1.5倍;发射总功率 34755千瓦,比1950年增加126.7倍;全国广播人口的覆盖率为67.8%。又经过10年的发展,到1995年,共有广播电台1204座,中、短 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78.7%,全国拥有各种收听工具5亿台(只)。1996底,全国各级广播电台数目又上升至1244座,广 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3.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规定,到2000年,中国广播人口的覆盖率将达到8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国家电台,在 全国广播网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初创时每天仅播音2小时,到1995年已拥有7套节目,每天播音128小时。为了适应事业的发展,新的业务楼于1996年 投入使用,在技术设备上全面更新。
在国际广播方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外呼号是“北京广播电台”,英语 为:Radio Beiji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世界各地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于1978年正式定名,其前身是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的日语广播 (在1996年之前,国际台的前身一直定为1947年9月11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开播的英语广播,经过调查考证,1996年广播影视部党组决定予以更 改)。到1996年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用43种语言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广播,每天播出192小时。1995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收到 165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来信61.98万封。按照国际通用办法测算,听众达2亿多人。为了解决事业发展和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矛盾,国际广播中心业务楼 于1992年9月动工兴建,1995年10月已正式落成。总面积为5万平方米,可供50种语言广播,采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节目处理、自动化播出及数字音频 新技术、新设备,使对外广播的技术总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有线广播方面,中国于1946年开始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大规模建立有线广播。1950年起,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机关、学校、企业普遍建立了小型有线 广播系统。1952年4月1日,吉林省九台县率先把收音站发展为农村有线广播站。此后,农村有线广播系统迅速发展,到80年代初,全国建成了以县广播台 (站)为中心,以乡(镇)广播站为基础,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网。中国是有线广播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四、从中国广播发展中的实例看技术政策正确的重要性
国家技术政策的与否直接关系到先进技术采用的快慢、普及率的高低等全局性问题。在广播领域,我国曾有这样两个教训。
1.中波同步广播的推广
中国对国内的广播主要使用中波。中波广播的频率是526.5~1606.5千赫,频道间隔9千赫,共有120个频道。50年代时,国内外的中波发射台 还不多,功率也不大,背景干小,所以中国在建设中波广播网时,采取了扩大发射机功率,以天波进行大面积覆盖的技术政策。进入60年代,潜藏的矛盾开始显现。一是国内外中波发射台日益增多,功率日益增大,但背景干扰也随之增大,收听良好的范围却日益缩小。中波频率拥挤不堪,新建发射台很难找到空余频道。二 是各省、自治区电台的中波广播服务区大部分落在邻省境内,而衰落区却在本省内,结果是本省内一些地区听不好本省的广播,邻省区却能较好收听。但由于技术政 策未能及时调整,并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十年间,中波广播网建设的投资很大,经济效益并不高,覆盖面积几乎没有得到扩大。到70年代中,在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后,确定了“中波广播采取大、中、小功率相结合,以中、小功率为主,地波覆盖,同步广播”的新技术政策。从此中国的中波广播网不再主要依靠天波服务,停止了大功率中波发射机的发展,并进行了中波同步广播的试验。同步广播是两个或多个广播发射台使用同一频率在不同地 点播出同一节目的广播方式。它的优点是可使中波广播频段容纳更多的发射台,缓解中波发射台拥挤和相互干扰问题。同步广播在技术上要求较高,纳入同步广播网 的发射机使用的频率必须保持很高的稳定度。经过几年努力,1978年11月23日开始,全国中波广播网同时进入同步工作状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同步广播网之一。
2.调频广播的推广
中国在采用调频广播技术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没有解决好传播与接收之间的关系,加上极左路线的干扰,结果使调频广播的发展大约推迟了20年之久。 1959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广播器材厂合作,试制出中国第一部调频广播发射机,并在北京试播。但是在随后的推广中却遇到了很大的阻 力。主要问题是当时大量的收音机都不具备调频广播频段,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台不愿意开办专门的调频广播节目,认为没有接收工具,节目无人收听。反过来, 工业部门则不愿意生产调频收音机,因为没有调频广播节目,担心群众不肯购买。于是只好从60年代开始,用调频广播来传送广播节目,由于这一技术手段,使各 地发射台得到的中央和省的节目源的信号质量大大提高,到70年代末,一个以节目传送的调频广播网在全国基本建成。但因播出的节目与中波广播完全相同,未能 引起听众的兴趣,调频收音机仍未得到发展,调频广播始终没有形成影响。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对国内广播的技术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制订了四级办广播的政策,同时把调频广播从以节目传送为主转变为以群众收听为主,并把它作为对国内广播的主要收听覆盖手段,规定市、县级广播电台主要应采用 调频广播,中央和省级的调频广播节目内容要逐步与中波广播分开,推出独立的节目。这些决定大大促进了全国调频广播网的发展。1983年后一年多的时间内, 全国就增加了96座调频广播电台。到1984年底,国内生产的收录机和部分收音机都带有调频频段,调频接收工具的普及,对调频广播的发展又起了推动作用。 调频广播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种新的技术出现后,必须首先积极采用它,才能促进它的发展。
内容摘自收音机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