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6.3.13 C&B15课程备忘录 克莱因第六次课

2016.3.13 C&B15课程备忘录 克莱因第六次课

作者: 戚贤 | 来源:发表于2016-03-17 23:04 被阅读0次

    2016.3.13   C&B15课程备忘录 克莱因第六次课

    一、恶龙是一种能量格式,一种永远都不满足的欲求,追求满足的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恶意。恶龙就是嫉羡的心灵格式。恶龙有很多等级,其中嫉羡是最恶的恶龙。

    没有恶龙的人,不温不火,在咨询中较容易建立理想化,因为没有恶龙的抵拒。有恶龙的人,在咨询中要调动他的恶龙转化为能量,但要小心、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否则恶龙反扑过来会对咨询师造成巨大的冲击。如果能找到突破安全距离的接口,转化恶龙能量,恶龙主人将获得巨大的创造力。

    二、老T通过以调动自己的深度冥想并把它们转化为“黑森林”故事的方式带的案例“超级科学家”小周,从咨询一开始的抵触、对抗、充满攻击性和混乱的能量到现在他会跟妈妈说他和老T太有机缘了,让他能听到“黑森林”的故事,而且现在每次咨询他都有所改变,特别是上周的咨询中他全面的提出各种问题,在T回答后停下来思考,这都是主体显现的典型表现。

    小周这类孩子的生命格式是内心纤细、灵敏、敏感的,因此他们都很聪明,但同时他们也存在承受力弱的特点。他们在各种比赛中想要成为王者,但因为被这种荣誉感锁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压力,而对他们的成长造成影响。对这种孩子教育关键是要看他的心灵能否成长起来。因为只有当心灵成为扎实的基座,纤细、聪明的心智才能在上面充分的施展拳脚。而心灵的成长关键在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人需要引导他们发现世界上的美,并能知道美的可贵和珍贵。现在的孩子很难知道什么是“可贵和珍贵”,他们可以享用的资源实在太多,很难体验到物质的匮乏,就比如在“吃”这个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上:有着上百种食物的自助餐,他们轻易的就能吃到且能无限制的吃,这让他们不懂对生命形态的欲望是要节制、克制。

    三、嫉羡的由来:在母亲对孩子爱的照料中,孩子获得满足,由此产生感恩和爱。有的孩子在母亲的照料下,却无法感到满足,由此引发恨意,进一步发展为恶意和嫉羡。孩子内在转化机制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会产生不同的客体经验和心智结构。

    判断小孩的心智:看他有否有主动寻找的能力:是自己发动寻找的力量寻找陪伴,还是依恋别人。没有主动的寻找,个体将沉溺于原始依恋,其中得到依恋的客体便是沉溺,没有得到依恋的客体则发生补偿。

    四、嫉羡与感恩是克莱因重视的爱与恨的情感表达在生本能与死本能动力观的扩展

    嫉羡诞生于婴儿早期,直接指向早期的部分客体。这种指向部分客体的嫉羡使得个体长大后看人偏狭、偏执,他们要么是看到所有人都是恶的,要么是看到所有人都是好的。看到所有人都是恶的导致产生很多恶意,而看所有人都是好的,则容易被客体所诱惑。

    五、嫉羡的概念

    1)弗洛伊德的理论最初提到嫉羡的概念

    2)克莱因的反弗洛伊德的阳具中心主义。(克莱因是典型的被阿尼姆斯俘获的人,因此表现出很多男性特质,很强势。但她又通过驳斥弗洛伊德,建立自己的理论来完成她女性角色的认同。)

    3)1955年克莱因扩展和深化了她原初的嫉羡概念,把它作为一种原始的和根本的情绪之一单列出来;认为嫉羡是死本能的最初表现,在嫉羡的原始形式中,直接指向哺乳的乳房。

    4)在偏执-分裂位相中运作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HCM案例。在抑郁位相中运作的嫉羡是神经症人格的基础:恐惧与空虚以及内疚性补偿。

    HCM案例:

    大学教师,父母都是老教授,在家中排行老三,上有一哥一姐,90年代准备去日本留学前发病,住进精神病院。此后几次发病,进入精神病院治疗。期间找过赵旭东做心理治疗,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治疗停止。后又找过云大医院精神科的许秀峰,做过一段时间包括中药药物治疗等的治疗。几经波折,在又一次住进精神病院时找到治疗师T,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心理治疗,此后没有再次住院。

    1.治疗前,T对其做了两方面的评估:1)她个人十分渴望通过心理治疗改善自己的病情,所以在她个体的层面是有做治疗的空间的。2)她的家庭支持系统良好,这也为治疗顺利开展提供了空间。

    2.治疗前期,患者提出了苛刻的要求:1)要求每周治疗3次;2)要求治疗20天后就可上班。

    3.治疗师T的策略:1)建立安全的联系,保证每周两次固定时间的心理治疗,并辅助电话咨询;2)消除恐惧,告诉她配合好治疗是不需要一辈子都吃药的;3)帮助她平稳渡过两次巨大的危机,确立了在她心中的有力形象和地位。

    这两次危机分别是:一是当她在回到工作岗位坚持工作了3个月后,实在撑不下去时,T建议并引导她调整工作岗位,从教学一线退下来到图书馆去工作。(这个建议必须由咨询师提,如果由父母提,她马上又会有强烈的恨意投射过去,因为父母已经被她锁定为恨意投射的对象了。)二是到图书馆工作后她和另一名中年离婚女性员工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几乎无法工作,因此被上级调换到不好的工作岗位后她差点崩溃时,T帮助她处理了极端不良情绪,并建议她在此事上学会做些退让,最终平稳渡过危机。

    因为在T的指导平稳度过的这两次危机,让治疗师T在患者心中确立了有能力的形象,同时进一步加固了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

    4.患者分析:

    1)从她能有资源去日本留学,后面几次调整工作岗位、坚持治疗的经济情感支持,加之从她的家人处收集到的资料,可以看出她是占有了很多父母的资源的,但她总是觉得父母对她不如对哥哥姐姐好,表现出极大的嫉羡。特别是在她住进精神病院后,更加被嫉羡锁定,把所有的恨意冲动都指向父母,认为她的一切不幸都是由她父母造成的。

    2)她是绝对不认输的人,宁愿被嫉羡的破坏性把自己毁了,也不愿认输,因为她认为自己一旦认输,自己就完了。而治疗中让她在与图书馆同事的争斗中尝试了退让,通过这次尝试让她体会到认输和退让并不会让她因此毁了。

    3)被嫉羡的原始动力锁定的人,对于别人的幸运,她会认为是自己的最大的耻辱。她的嫉羡停留在偏执分裂位,破坏力是很高的。她的主要攻击对象是她妈妈,因为她妈妈是最有能力的,过得最好的。

    六、嫉羡是一种愤怒的感觉,当另一个人拥有的享受是他所欲求的东西时,则强烈的想夺走或毁灭它。嫉羡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冲动,产生于部分客体时期。它是纯破坏性的,其目标是摧毁所爱和所羡慕的客体。它不只以贪婪的方式进行抢夺,而且还会把坏的东西通过投射和投射性认同在母亲的身上,主要是坏的代谢物或自体坏的部分。

    4800岁案例:部分客体以及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而投射性认同是最大的阻碍整合的潜意识运作机制,她的恶超我持续以投射性认同的方式阻碍她建立一种必要的信任和安全的关系并以持续的幻想性防御进行潜在的嫉羡基础上的原始攻击。

    七、嫉羡与感恩的两个方向

    1.从母亲那里获得爱、照料和食物及关注,激起两种反应:

    1)爱的满足性反应——感恩

    满足与焦虑的内在处理的能力,处理不好则在满足的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焦虑,感觉不满足我就完了,我绝对不能接受不满足。

    好客体的持续灌注与有效边界所形成的有益内在客体

    没有边界的爱就是溺爱

    投射与内投的过程中的内在资产和重建内投

    2)恨意的冲动——敌意与嫉羡

    恨意与焦虑的内在处理失败形成的施虐与攻击冲动——HCM案例

    被贬低的内在体验与持续的焦虑体验

    八、位相与嫉羡

    在偏执-分裂位相中,好客体和坏客体之间的分裂是内投好客体的必要前提

    嫉羡不仅攻击好客体,而且通过投射和分解,使它成为坏客体

    对好客体的内投将会壮大自我,而对于理想客体的嫉羡性的攻击却阻碍了这种内投

    好的内部客体被摧毁的越多,自我就越感到贫乏,并增强了嫉羡

    LXF,早期的恶超我阻碍了她与T建立必要安全的关系,随着不断的加深对T的了解和不断的尝试,尤其是理想化重新的建立和重新内投,开始真正的理想化关系的建立和修复,并进一步的修整内投以及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九、嫉羡与超我

    1.嫉羡性超我在分裂偏执位相上

    迫害性焦虑

    2.嫉羡性超我在抑郁位相上

    罪疚感和无望感,给父母买很多东西,但是缺乏情感的投入,因为潜意识里他们是恨父母的,所以通过买很多东西补偿

    3.嫉羡在神经症位相:大量复杂的情感冲突

    4.嫉羡是阻碍偏执分裂位相向抑郁位相发展的重要的内在状况

    过渡理想化是基于迫害的否认,所以他既模糊又不稳定,从而增强嫉羡

    迫害性焦虑导致分裂

    好客体与坏客体越难整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6.3.13 C&B15课程备忘录 克莱因第六次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vc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