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r布瓜先森
不管是死于床、还是扑于街。不论是寿终正寝,还是死有余辜。正常死亡也好,非正常死亡也罢。对于死者,我们都讲究“死者为大,请尊重死者”。但死者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好。老一辈的人常说,人都死了,再去纠缠谁对谁错,又有何必呢?所以,对于死者,我们仅需默默走开就好。但很多时候,我们把他人的死亡当做是娱乐的筹码。
在乔任梁因忧郁症之死被坐实之前,网上开始影影绰绰他的各种死因。说实话,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一幅幅不怀好意,无故揣度的嘴脸。要不是因为SM失控致死,以乔任梁在娱乐圈的知名度,不可能会刷屏刷到如此瞠目结舌的地步。
想必很多人先是被SM失控致死的标题所吸引,然后再去百度乔任梁究竟何许人也,紧接着再深扒些他生前的咸腥。从韩国女星张紫妍自杀身亡,曝出韩国娱乐圈乱象后。同性恋、SM、潜规则、群P......好像一个个标签,贴上了每个非正常死亡的明星背后。
死亡背后所隐藏的种种端倪,就好像脊梁上的虱子。其实,在我们讨论的同时,也只是在这个讲究刺激的时代里,多了一道重口味的餐点,仅此而已。这类人往往是三观混乱,道德焦虑。
不管是哪种死亡都需要沉默地去面对,以示尊重。但怎么的态度却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是做人最基本的常识。对革命先烈的漠不关心,六小龄童、杨绛先生等名家数次“被死亡”,对明星死亡的无端猜忌,这些人的生命价值观,很难令人苟同。
对于乔任梁来说,虽然他是一个明星,但毕竟不是与公共事务有关的位高权重的人物。所以他的死也仅属于私人领域,不管他死亡的真相究竟如何,都需要被保护起来,而不能拿出来曝光,作为鱼肉,我们的讨论则为刀俎。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一生的终点都可以这样拿来敞亮,成为网络、乃至街头巷尾讨论、讪笑的对象,这样的民族是有多么严重的精神与语言的双重暴力。而且对于SM这样的性行为来说,只要是年满18岁,且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都可以选择。就好像电影《五十度灰》中,男女主人公都有SM的偏好,但他们在选择时,都为彼此划了一个度。所以SM并不能作为精神堕落和道德败坏的证据,更不应该拿出来指摘和讽刺。
除了乔任梁,人们对来自社会底层的死亡也几乎到了恶毒的调侃。徐玉玉事件发生的第一刻,网友评论“活该”、“这样的人是怎么考上大学的”。甘肃一家六口自杀事件,网友第一时间也表示,“都那么穷了,干嘛还要生那么多小孩”。
说实话,难以想象,说这些话的人对死亡都可以如此缺乏敬意,那么他们在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就好像水泥搅拌器里的石子一样,运转起来,身不由己。使我们感觉到,我们犯的错,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其实更大的问题来自于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精神有多丑陋,道德有多败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