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比较恋家的女孩,从上大学开始,我平均一个月回家一次,回家的目的也比较简单,想吃家里的饭,惦记冰箱里的零食,想寻求一下精神寄托。
刚进十一月份,我就迫不及待的买了火车票跑回家了,被母亲催的无奈,便去书架上随手拿了本书,想装个样子就行了,视线匆忙略过的时候,看到了书架最下面那一层上的一堆笔记本,把刚抽出来的书放回原来的位置,把一堆笔记本给抱了出来。
写日记的习惯,我并不知道是从几岁开始的,笔记本,平板,手机备忘录,哪怕是随手抽来的稿纸,只要那天有故事,只要那天我有想法。每次写下来的东西,我都会保存。
一堆笔记本中,我随手拿的最上面的那一本是初二那年我所记录的当时我所谓的成熟的言论。
一张一张翻下去,一边嘲笑着当年自己的字真是丑,一边回忆着当初那些个幼稚的举动和想法,然后忽然感慨时间的飞逝和记忆的无情,当年每个有心意的想法,成长的过程中,我竟都忘了,我竟没有一个实现的。
本子最后面的那一张,有一个人生规划,是初二的我在当时对于人生的规划,不可否认,如果不是偶然看到,我想到我24岁我也不会知道,12岁的我曾经想过,要在24岁那年创业。
那个人生规划中,有说到大学,那时候的我想要上一个厉害点的大学,却不想四年后我参加高考,根本没用想到过12岁自己的规划,稀里糊涂高考就翻篇了。当年那个有干劲的女孩,竟是再也回不来了。
那是我在12岁那一年对于未来12年的第一次规划,也是一次最详细的长远性的规划,可惜,健忘的我并不记得,可惜健忘的我再13岁就已经远离了那份规划表。
现在我18岁了,半年后我就会说19岁了,正好是12年规划中的一个中间年龄,我在思考,偏离轨迹这么久我要不要重头再来,过去六年我无法更改,那么未来的六年我愿不愿意重新上道。我该不该辜负那个12岁说着24岁创业的自己。
每个人面对人生路,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总会在某一个时刻有一个关于未来的规划,这个规划不一定要写在纸上,有时候它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就要看我们自己会不会经常的让它出来透透气。也许这样的一个规划,在一定的程度上有着很多我们不可能实现的夸张成分,但是我们真正的去实施行动的几率该是零蛋。
那么此刻,我想要对12岁的自己说一声谢谢。谢谢当年的异想,谢谢当初足够清醒的大脑。
六年的时间并不长,也许没眨几下眼就没了,但从此刻开始我想慢点眨眼,我想去抓住时间,我想未来的六年我不可荒废,我想未来六年的时间我会让那个残留的异想多出来透透气,我想未来的六年我会让那个实施行动的几率越变越大。
对,没有人会愿意辜负自己,没有人敢冒险去挑战时间。
那个说要在24岁创业的女孩,请你等等我,等我准备好,等我过好每一天的精彩,等我有足够的资本挑战你,等我把规划的路好好走精彩走。
12岁的那个女孩想要告诉18岁的等待女孩,重头再来还来得及,18岁的等待女孩想要告诉那个24岁的创业女孩,你等我铺好路,24岁的创业女孩想要对12岁的自己说一声,我们成功路上见。
那个说要在24岁创业的女孩,开始加紧脚步了。
未来,我谁也不怕。
因为前方的终点是我的老相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