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自己赋能

给自己赋能

作者: 梅子Mey | 来源:发表于2020-10-18 05:32 被阅读0次

    有些专业心理医生未心比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或者教会牧师更加出色,甚至可能不及后者。事实上,我认识的两位一流的心理医生,甚至都没有大学毕业。

    --《少有人走的路》

    的确,学会精神分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正通晓其道的人,目前屈指可数,但学习精神分析还是有可行途径的。

    首先,精神分析可以通过对自身个性的研究,在自己身上学到。这种研究并不完全等同于自我观察,但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将它归入其中。

    在得到一定的技法点拨后,我们就可以将自己身上出现的一系列常见的,众所周知的精神现象当作分析对象。

    这一过程中,不难发现精神分析并非无稽之谈,其过程和观点的确有据可循。

    --《精神分析引论》

    这是昨天我读两位大师的书时,很受启发的两句话。

    可以说再次给了我力量。

    并且,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老师不止一次地对我说,我可以给人做咨询,我可以做读书会,帮助更多的人。

    现在想来,老师一定是这样甄选适合做咨询的人的:这个人病得不轻,还是很适合做心理咨询师的,这个人,你看病这么久了,还不好,也还在不断自我探寻,希望能治愈,这个人不培养成心理咨询师,太可惜了。

    哈哈, 这大概是很多老师的习惯,看到好苗子,不好好栽培,就觉得可惜。

    上学时,老师们喜欢学习好的学生,不是没道理的。因为他们希望培养更多国之栋梁。

    而心理咨询师的甄选条件:连大咖都说了,最起码本人足够有病。

    我也越来越开始放下自己内心的桎梏,如果觉得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有什么关系呢?好好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就好。

    就像现在,拿起专业的书籍,确实有点头疼。但是可以结合听课,慢慢消化,从易到难,一点点进步。

    还有,国庆课堂上的测试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深圳的张老师甄选核心人员的条件则是“真”,比如,有一道很专业的题,问哪个心理学的课题是什么,我写了一个,也不一定对,后来觉得答案单薄,就又写了一句“其它的我不会,但我可以学”。

    而剩下其它的题,我都是按照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我自己现在的真实情况进行自由书写的。我本以为如果老师把这道题当成卡人的标准,我肯定是选不上的。没想到,我被选上了。我明白了,这道题有两种可能:一是看看有没有人更专业,二是看看有没有人够真实。

    昨天在看王德顺的视频,他的经历再次冲击到了我。44岁才学英语,我现在还不到40岁。我现在每天开始学习精分,理论+实践,输入+输出。5年后,我不会有进步吗?怎么可能?

    如果希望在一个领域深耕,就确定下来,坚定地走下去。现在,可以用每天平均2小时的时间进行学习,一旦到一定程度, 可以实践更多,再持续增加每天在这一块的输出+输入时间。

    这样的递增过程,也是我的进步过程。

    其实也是活着+活好的过程。首先,在自己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前提下,做好工作之余,自己学习+实践。一旦自己学习的有结果,可以试着做咨询或培训,慢慢增加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时间。

    当自己做咨询和培训有口口碑之后,就会慢慢有收入,这样就可以增加这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到后面,就可以慢慢过渡到全职。

    口碑,不仅陈老师经常,昨天看书,书中也是这么说,心理咨询师也是靠口碑,你做得好,自然有人愿意替你做宣传,这就是我想达到的结果。

    慢,即是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自己赋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yq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