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在想:是不是我们所有人都在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苟且一生呢?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没有绝对的公平与不公平。所有的事情有他发生的独一无二的背景,条件,包括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种种因素。我们很多人习惯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像上帝一样点评他人的人生,为他人指点迷津。举个例子,当一件事情在网络上传播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至少三种声音,鼓励,嘲讽和无所谓。如果问大家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便大多都会回答说: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出发点不一样,所以评论的结果不一样。所以有时候我会觉得所有的问题都不会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为什么尽管如此,我们还要去不停的争论,不停的去评判呢?我们真的闲到这种地步了,每日每夜要靠去评论他人的生活作为自己日常的消遣了吗?
最近联系到了很多早已毕业的学姐学长,翻看着他们的微博、朋友圈,发现大家过的都很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目标,正在努力地接近自己的梦想,我和老师聊起来说很羡慕他们,但是我突然意识到我羡慕的并不是他们的人生也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他们的思想。有的毕业后找了一份有着稳定收入的工作;有的研究生已经毕业,正在筹备婚礼;有的工作繁忙,七天跑了四座城市;有的一毕业就结婚生子,做着自己的小生意;有的出国留学还在攻读更高的学位;有的打算将来回家创业,所以现在在做着相似的工作积累经验.........各式各样,看上去似乎都过的很好,但这都是他们想要的吗,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和老师聊了很多,老师是个很随性的人,他和我说让我趁着现在有时间快点买张火车票走。去哪呢?不知道。可是为什么要知道呢。他说,等你上了路,你就会发现路上遇到的人什么样的都有,也许遇到一个人你会觉得他的人生很奇特,但是你之后还会遇到另外一个更奇特的人。
他讲他十年前在尼泊尔的时候遇见了三个中国姑娘,其中一个姑娘在杭州做了几年的教师,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但她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就和家里商量去国外继续念书,念了三个月的书发现那也不是她要的生活就自作主张退了学回国,回国后不敢告诉家里就去了上海打工,认识了一个加拿大的男朋友,后来她男朋友帮她在网上申请了一个去做志愿者的机会,她就去了尼泊尔教孩子们英语。她的故事我只知道这么多。另外的一个姑娘呢没有固定的工作,世界各地四处旅行,她的经济来源和差旅费就是在各地倒腾点东西转手贩卖。听老师讲着,我想起了《北京青年》,生活和电视剧总是会有很多的相似。
我现在在想到底怎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我到底想要什么呢?跨年夜的孔明灯上,我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我想了好久和我的好朋友们说,我现在什么都有,我不知道要许什么愿望,我很满意我现在的生活。现在想想,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的知足不知道要什么,还是因为我想要的实在太多而不知道要什么呢。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生,也许就没有什么好与不好,是否值得,有没有意义,一切的标准要求也不过是人类强加给自己的心里枷锁,活在别人的眼里的我们有的是安稳有的是无聊,有的是随性有的是流浪,有的是幸福有的是痛苦,有的是善良有的是愚蠢.......
也许我们所有人都在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苟且一生。所以你到底是活给谁看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