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群里的妈妈们沉浸式的追剧《请回答1988》,尤其是皮莉,说自己无法从剧情中走出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大发感慨,一家人要在一起吃饭,是她要表达的重点。一个家庭,妈妈这个角色太重要了。
家长里短的邻里生活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琐碎日常,但《请回答1988》拍出了最真实的烟火气,最暖心的小确幸。那些人性中的闪光时刻,人与人之间没有嫌隙的交往,是我们年少时代里,远离水泥丛林的温暖一隅。
大概一百个人看剧有一百种感慨吧?每个人都能在剧中看到自己的曾有过的拘谨与藏在心底里的温暖,剧情的某个片段,不经意间与你过往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部剧仿佛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那些久远了的回忆就像黑白电影缓缓的流淌出来,那是我一生中度过的最有意义也最快乐的人生。
第一次去曦家,是在农行的一个老家属楼,他刚工作,分配了一间木房子,公公退休被返聘分了一间房,二姐从乡镇返城到机关工作也分到了一间房,就是这三间房,让我们一个大家庭在城里安了家。
整栋楼地处繁华的闹市区,临街建筑,红砖青瓦,破旧的楼梯吱吱呀呀,窗户对着大马路,东家吵架西家骂街一清二楚,公用卫生间与澡堂,公用的水龙头与大水池。
一床一桌一椅,简陋的只剩一瓢一饮。不影响我们过了一段最为惬意的时光。这种体验与温情不亚于双门洞的烟火气息。
居住在这里的还有周姨范叔叔一家,孙家老爹一家,每个家庭有几个成家了的孩子,碰巧都在一起生活。来来往往,人气颇旺。结婚了生孩子了,考上大学了,找到单位上班了,鸡飞狗跳,人声鼎沸。
在这里见证过艳的初恋与夭折,在这里,二姐生孩子,看着她一天天长大,抱着她教唐诗宋词,大姐的女儿古怪精灵,披床单布,拿着扫帚调皮捣蛋,小姐谈恋爱出嫁了。
婆婆勤俭节约,负担起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任劳任怨,家务不用孩子们插手,吃饭恨不得买个电铃通知,可见当时吃饭的人口众多。
古板的公公见不得儿子唱歌,到后来改变观念,自己也高声哼唱红色歌曲。他最喜欢收摊的时候去菜市场淘宝,买一大堆大堆的蔬菜,一家老小吃喝拉撒,不精打细算,日子确实过不下去,此时的我和曦开启完全啃老模式,因为我们确实没收入。
邻里之间互通有无,关爱有加,在这里我完成了一个女人最重要的事情,结婚生子,生病住院,弟弟也在这里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学业繁重,婆婆总会额外给弟弟煮鸡蛋补充营养。他在这里平稳度过高中如愿考上大学。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姐夫挑起了家长的重任,指导高考志愿,一起等待通知书,乘中巴到邵阳送弟弟坐绿皮火车上北京,第一次出远门的弟弟握着姐夫的手泣不成声,有不舍有对未来未知的恐惧。15岁多的弟弟,不知道这一走就真离开了家乡。
记忆被唤醒,感觉不是1000个字能够描述完的。所有的细节所有的感动都印刻在记忆中。
朴素真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