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践行与认知的统一,学习认知是建立神经元的链接,是云端感知设备的呈现状态,我们经常说“求知”,好像“知”是一个对象,放在那里,我们伸手去拿就得到了这个“知”。所以我们自以为获得了知识,就能够掌握这个世界,就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但其实真正的“知”不是“见到即得到”的。就像我们射箭的时候,不是你看见那个靶子你就能射中那个靶子。
所以,与其说“知”是一种对象,要去把握它,不如说知是一种状态、一台云端设备、一种储备,你的行为是这种设备呈现和发挥的一个结果。
反过来,要想把追求到理想的状态,看见靶心射中靶心,就需要不计其数的刻意练习,看见不能得到听见不能得到,务必要去践行,重复地输入输出,不断在实践中练习习得,然后检视反思,修正完善认知。所以王阳明不说“求知”——获得知识,而是说“致良知”,“知”是一种状态,你念头一旦发动,紧随其后的就必须行动。如果在这个时间段与环境里,暂时无法开展行动,那就让希望呈现的状态,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逐渐成长,一旦时机成熟客观条件允许就立即行动。所以我们讲学习课程不贪多,在一个时间段只学一样本事,因为你需要反复刻意练习,更因为你需要让不太需要的冲动缓慢孕育出刚需的冲动,当你确定要学习一种认知,一个本领时,那就调动最大的能动性践行起来。
认知遵循一个规律——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次数越多,带宽就越大,固定性就越大。
具体来说,神经元之间有一个带宽,如果是偶然的一次连接,这个带宽就很低,几乎不存在,那么你下次遇到同样情况就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但如果它们持续建立连接,就相当于这个神经元和另外一个神经元之间形成了一根细若游丝的电话线。
只链接过一次的神经元,等于什么都没有发生。比如我们在网上闲逛的时候,刷手机、刷各种软件看过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无用功。再比如决策时思维模式或者说路径依赖的,只能是无数次重复的如“密友”同形的习惯反应,而那些我们曾经学过习过但刻意练习不够的原则,在这个时候总是记不起来;那些学过听过但从未习过的认知原则很多“道理”这个时候统统被抛在脑后。再比如,任何人最亲密朋友的数量与一生见过的一面之缘的面孔的数量相比,一定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比例。每当人生遇到重大决策时需要支持帮助时,我们是第一时间想到亲人bestfriend呢?还是泛泛之交这就是神经元的选择原则。
所谓习惯是一种高带宽高频的神经元专线,而“刻意练习”,就是反复使某些神经元之间建立固定、高频的链接,让人的大脑皮层没有意识到就已经由下丘脑的做出自动化决策了。
能建立这样一种高带宽的专线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它能大大提高我们的认知效率、决策效率、行动效率。
知行合一,认知和行为的合一,就是学和习的合一。
由孔子创立,王阳明发扬光大的儒家思想特别强调“习”的重要性。“学”是一个建立初步连接的过程,“习”则是把这种偶然连接固化,形成高带宽的专线连接。孔子讲“学而时习之”“性相近,习相远也”,还有王阳明的著作《传习录》,这里的“习”都是“练习、实践”的意思。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本身就是一种“习”的过程:你好像在“温故”,其实是在反复刻意练习。
“知行合一”应包含两个方面:
“行”本身是“知”的一个同步的结果。
“知”是反复“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是“知行合一”,这也正是“知行合一”的本质。
所以王阳明说: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呈现的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