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音乐发展的进程中,宗教音乐的影响力始终贯穿其内,所以宗教音乐是了解早期西方音乐发展的重要线索。值此圣诞将近之际,微刊选择一些优秀的西方圣乐推荐给各位朋友。在作品的选择方面尽量以一些比较悦耳的作品为主,并不以音乐地位和重要性为标准。所以不是从专业角度讨论宗教音乐,只是希望大家对此有些了解和兴趣。
吉他上的祈祷——舒伯特《圣母颂》
《圣母颂》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宗教音乐体裁拥有众多版本,许多音乐家都以此为题材进行过创作,前面我们曾经介绍过古诺-巴赫的圣母颂,今天为大家介绍另外一首同样著名的伟大作品——舒伯特的《圣母颂》。
由于这首歌曲非常受人喜爱,它也经常被改编成器乐曲演奏,最常见的是小提琴曲。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首吉他演奏的版本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改版作品,尤其是在吉他音色的独特性及和声的运用方面充分发挥古典吉他的优势,是一个虽不常见但是很有特点的版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5466/f9f5722bd877da55.jpg)
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后世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1797年1月31日,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郊区汉普夫,父亲是家族创办的学校校长,说是学校实际更像是“私塾”,据说最多的时候有200多位孩子挤在他家上课。
舒伯特在8岁随父学习小提琴,并由在兄长的指导下练习钢琴(妥妥儿的艺术家庭啊!)。那时的舒伯特就早早的显露出了过人的艺术天分——他后来的老师唱诗班指挥米歇尔 · 何塞尔曾经这样回忆他的门生:
“每当我想教他一些新东西的时候,我会发现他早已经会了,于是我实在没给他上过什么课,常常无言以对的注视这这个天才。”
舒伯特11岁时考入维也纳皇家神学院童声合唱团(今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前身),并在那里度过了五年被他称为“监狱”一般的生活。但是他在那里不仅系统学习了唱歌和作曲理论,还担任了管弦乐队的指挥,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同时结识了许多日后成为社会精英的同窗好友,并在音乐方面成为了莫逆之交。
舒伯特写的《圣母颂》是他根据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的长篇历史叙事诗《湖上夫人》中的一首诗写的。司各特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主要文学贡献就是历史小说,其文学影响是世界性的,许多世界著名的文学家,都受到过他的影响。
司各特在1810年写的长篇叙事诗《湖上夫人》叙述的是中世纪苏格兰国王和骑士冒险的事迹,其中也描写了苏格兰的自然风光,在英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很快就翻译成德文,在德语世界出版。
读到了德译本的舒伯特,被诗中的一些章节深深打动动,其中有一个场面,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某天黄昏,骑士罗德利克在郊野漫步,隐约听到舒缓的歌声,循着歌声找去,原来是道格拉斯国王的女儿埃伦,在竖琴的伴奏下唱出的祈祷歌,倾诉她内心的烦恼。舒伯特根据这一段情节写出了三首《埃伦的歌》。其中的第三就是现在的《圣母颂》。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5466/5489fc80efb0889d.jpg)
伴奏是舒伯特歌曲中最令人称道的方面,他的伴奏十分具有空间感,与旋律完整的融为一体,许多时候我们在唱他的作品时会不由自主的将伴奏一起唱出来。
在本曲中,宁静、宽广的六连音前奏平静的引出歌曲的旋律,六连音伴奏音型始终跟随者优雅、圣洁的旋律,使旋律的进行更加具有流动感,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无形之中就将听众的注意力引进了作曲家营造的意境。同样的伴奏特点我们在他的《摇篮曲》中也可以明显的感受到。
因为歌词出自文学作品,这首《圣母颂》的内容自然也就与传统宗教礼仪关系不那么紧密了,歌曲表达的是一位生活在战争动乱年代的少女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感情极为纯洁虔诚。伴奏的钢琴模仿竖琴的琶音(从这一角度看出也比较适合吉他演奏),烘托出一种宁静纯美的气氛。实际上随着音乐的发展,《圣母颂》的题材在歌词上已经脱离了宗教经文,更多表现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的良好愿望,以及宁静内心的独白。
舒伯特与福格尔在旅行演出中经常演唱这首歌,钢琴伴奏由舒伯特担任。他们每到一地,《圣母颂》都受到人们的欢迎,对于这首歌的成功,舒伯特本人也很满意,为此他还写信向父亲汇报过。
舒伯特的《圣母颂》曲调优美,把人引入圣洁的心境,听到它那纯真的旋律,可以驱散心头的种种烦扰与孤寂,心情趋向纯净虔诚的境界,它引导人心向善,追求人类共同的精神目标。歌曲在分解和弦的伴奏下以平稳的旋律为起点,通过浪漫主义音乐常用的种种手法,描绘了一个纯洁的少女真诚地祈求圣母玛利亚赐予心灵抚慰的情景。同时,在这首乐曲里,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长期面对坎坷人生道路中痛苦与挫折的同时,依然保持信念和希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5466/96974fe0999359f5.png)
实际上舒伯特也是一位很好的吉他手,据说的他很多歌曲就是躺在床上用吉他完成构思的。
1828年11月19日,年仅31岁的舒伯特离开了这个他无数次歌唱过的世界。在他短促的一生里共创作了634首艺术歌曲、8首交响曲、大量的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和为数不少的室内乐,此外还有多首弥撒曲和歌剧。但是这些作品在他生前不被世人赏识,他从未听到过自己的八部半交响乐中的任何一部被演奏过。
他最忠实的朋友是贫穷,甚至因此还受到过朋友们的揶揄,据说在他临终时身上只有几个硬币、一些破旧的礼服,以及大量他自己都没有亲自听到过的音乐手稿。但舒伯特默默地忍受生活的折磨,对于艺术的虔诚追求令他拥有《圣母颂》中那种宁静、安详、圣洁的精神境界,而这首歌曲也没有辜负苦心经营的舒伯特,它的成功给贫困孤寂中的舒伯特带来些许淡淡的慰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