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追星,脑残的论调甚嚣尘上,而李易峰受邀看科比在NBA告别赛的行为则打脸追星即脑残的观点,其实追星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比起陈腔滥调的鸡汤弘扬正能量,偶像的言行更能激励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我之所以努力做到最好,是因为希望有一天,你能知道这个世界有个我,而且是不让人失望的我。
追星是有励志功能的,昨天科比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掀起一股全民怀念科比的热潮,篮球迷们或唏嘘、或感慨,更多的是遗憾吧,从此以后即使花再多钱,再多东西也没有机会让科比回到NBA,打一场正规的常规赛比赛了。能在最后时刻,在现场见证偶像的传奇是多少球迷的心愿,而李易峰无疑是幸运的,实现了曾经想看科比打球的梦想,还与偶像并肩而立全程解说。
有人说,还不是因为他是明星才有这个机会,可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优质偶像也曾有过几年半红不紫的瓶颈期,如果不是足够坚持、熬过寒冬,哪有今天的光芒,没有人上辈子拯救过银河系,有多幸运就有多努力。
谁还没有追过星呢,别笑别人幼稚,每个人应该都有过“偶像至上”的经历,年少的时候特别喜欢郭敬明,会攒下零用钱买《最小说》,也会在别人恶意攻击他时勇敢维护,有一次和朋友聊天,他说,你那么喜欢郭敬明可是什么也没得到啊,怎么讲,追星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互不相欠又心甘情愿,不想杜撰后来见到郭敬明还与他合影的故事,来熬一碗鸡汤满足少女心的幻想,但是看到李易峰见到科比花痴到呆住的表情,想起那段提起小四就欢天喜地的时光,有过快乐就足够。
在索然无味,读书到昏天黑地的学生时代,有一个人能去爱多珍贵,偶像就像一道光,想起他就觉得生活即使无趣也值得冒险试一试。而且在追星的过程中,遇到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个人再牛逼的岁月也抵不过一起犯傻的时光啊,青春留给一个提起就骄傲的人、一群在一起就欢笑的朋友,便不算辜负好时光。
现在有一种现象,喜欢欧美的嘲笑喜欢权志龙的是傻逼,欣赏吴京的鄙视迷恋鹿晗的是娘炮,想让六小龄童上春晚却咒骂TFboys,不得不说这样的行为真的很惹人讨厌,我们喜欢一个偶像不过是他身上有我们欣赏或缺失的美好品质,在追逐偶像的过程中,会因为偶像取得成就而精神快乐,也会在想看偶像演唱会、电影时,脚踏实地赚钱物质更富裕。
这世界传奇很少,但我们不辜负自己,成为足够好的人,也是一种光荣,而偶像就像灯塔,照亮原本浑浊漆黑的路,给一个方向,让我们奋力奔跑。如果你不懂这些意义沉默就好,不要轻易指责,因为那样姿态很难看。
如果能去见你,我会用跑的,应采儿嫁给了陈小春,陈若仪嫁给了林志颖,朱丽倩嫁给了刘德华,如果说追星最让人热血沸腾的之处在于,或许有一天会嫁给梦寐以求的那个人,毕竟女粉丝撩到男神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不要一味花痴流口水,行动起来,当你变得又美又有钱时说不定真能与偶像共度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