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才华出众,民国时期才子佳人的爱恨纠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了这么多年。我辈观其历史,单从三观论,徐志摩胜在才华,张幼仪胜在自强,林徽因赢在分寸。
徐志摩的才华,不仅在民国时期为人们所传颂,至其逝世,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么多年,其经典之作《再别康桥》甚至可以作为现代诗的教科书。
是什么样的才华让张幼仪的四哥在观其文章后就决定将妹妹许配给徐志摩,又是什么样的钦佩在得知妹妹与徐志摩离婚后张君劢说出:"张家失徐志摩之痛,如丧考妣。"
当然徐志摩的才华毋庸置疑,可是徐志摩本人却未免缺乏担当和控制力。作为一个文采出众的诗人,其多情感性很正常,追求爱情也无可厚非。唯一被大多数人诟病也被我辈所不解的是,徐志摩之于张幼仪,不但没有丝毫尊重,就连最起码的善良或者恻隐之心也没有留给她。
好在思想传统理智的张幼仪虽然不被徐志摩喜欢,倒也是个自强有主见的女子,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没成为被遗弃的悲剧。
这里有一个关键人物––林徽因,其人其事,这么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颂,且褒贬不一。
林徽因与徐志摩,可以说是初恋。当时林徽因情窦初开,徐志摩虽为有夫之妇,可是观其心智,不一定会比林徽因更成熟。
林徽因的标签很多,"绿茶婊鼻祖"、"好出风头"、"用情不专"……可是有一样,林徽因胜过好多人,那就是做人的分寸。
于陆小曼相比,林徽因的童年并不算幸福,也因此养成其坚强隐忍的性格。据历史记载,林徽因的少女时代大多在孤单中度过。在伦敦留学的日子,父亲外出讲学,只有空空四壁和无数卷藏书陪伴林徽因。
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在这种时候,遇到爱慕自己,自己也喜欢的男子,大概会一头坠入爱河,再也不愿放手。可是林徽因没有,林徽因在见过张幼仪之后:"从她眼中看到躲闪的哀怨与伤痛。"所以林徽因痛定思痛之后选择理智退出,当然,这对十多岁的林徽因也是一种伤害。
印象中,林徽因不是豪迈的女子,身体瘦弱,样貌清新,一副可人小女人的形象。可是她的心智和格局却远远超出了一个小女子的眼界。你可以说她爱慕虚荣,于梁思成婚后在自家客厅举报学术沙龙,引数人景仰,当然也遭人妒。你可以说她用情不专,曾于梁思成表露心迹:"喜欢上两个人。"这也是人只常情,只是有人不表露不被外界知晓罢了。可是在行为上,林徽因从来没有逾矩。
喜欢徐志摩却因为其有妻儿忍痛割舍,婚后喜欢上金岳霖也因梁思成的宽容,金岳霖的理智而止乎于理。
林徽因的为人,对于张幼仪是善良,不伤害。对于梁思成是信任,投桃报李。
我相信梁思成说过:"跟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候会很累。"一个对自己要求高,事事掌握分寸的人是会让身边的人很累。因为只有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摒弃人性中那些丑恶的部分,你才能配的上身边的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