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人类简史》里自由主义的理论,快乐是一项主观的感觉。
比如,有人享用了美味的食物,穿了一件让漂亮优雅的衣服,这些都让他的感官有了愉悦的感受,这些都是快乐。
比如,有人不喜欢被捆绑,喜欢放飞自我;有人喜欢追求各种刺激快感,穷追不舍。这些也都是快乐。
再比如,有人相信,快乐的本质是赋予生命意义,将生命的空白和空虚用意义将其填充,为某种不知名的使命而奔走不停。“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
这些都基于认为快乐是一种主观意义上的自我满足,当主观的追求与当下的客观相符合时,便会产生快乐。
2.
而宗教的快乐总是保守而克制,为了防止人们顺着自己的罪恶,防止人们顺着自己的主观追求,总是制定很多条条框框,让人有圣洁的追求。相比法律知识给人性设下最低标准,宗教总是设法让人变得理想化,净化人的动物性只保留神性。
以佛教为例,佛教的快乐在于人应该放弃主观享受。不去追求愉悦的主观享受,不躲避悲伤的主观磨难,“在愉悦时不扰内心平静,在疼痛时不觉悲伤。”
如此看来,当一个人事业有成时,也应保证内心的秩序不至于疯狂紊乱,当他遭受磨难时,内心也不应坍塌沦陷。可偏偏生活里有的是让人雀跃忘形的事,也有的是让人刺痛不已的苦楚。
比如人实现了他毕生的理想,比如人被朋友和至亲欺骗伤害。
那反过来推,是不是证实这些美好和伤害相对于主体来讲本身就是无意义的,或者不是那么有意义的?正印证了佛教的一个理念,一切皆幻象。
这个推论有在弱化人与外界的连接。
3.
但很明显的是,人在理性层面再怎么弱化他与外界的联系,他都不可能离开他之外的外界,人是社会性动物。
每个人都有不想失去的人,有不想做的事,有爱的人,有想做的事,生而为人,不得不享受这种“面对”。
到头来其实是不是可以说明,人可以去做很多事情,可以去追求很多事情,那在这追求的尽头,也只不过是要修一颗宠辱不惊的心?
那人和外界的互动到底怎样才是合理的?其实我被这个问题困扰很久。
我一直认为在我不能给我之外的环境或人带去他们期待的利益时,我也不期待外界能给我带来任何我想要的东西。
因为我深信,在我和外界资源不对等的情况下,我怎样上蹿下跳结果都没用,就算蹿上去了估计也很容易摔个嘴啃泥。
所以按照我目前的心态,我情愿关闭很多消耗式的人际通道,而不是去积攒外部脆弱的资源。这是不是显得有些消极?我有时会想。
4.
但认真思考一棵树。
树根负责从土壤里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再由树干传送到各枝叶,然后树叶利用阳光和空气进行光合作用(不讨论因为演化成“”不长树叶生物形态“”更适宜生存的案例)。
那一个人与他和外界互动的方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像树叶与外界的关系?树干(包括树根)与土壤的关系?树干是不是相当于个人主体?如果要长成一棵葱郁茂盛的树,就得保证树干不停地从土壤里吸收营养物质,就得保证树叶肥美,有足够的叶绿素,能吸收足够的阳光,进行足够的光合作用,产生足够多供它自身和食物链上所需的能量。
这样才能长成为一棵能量充足而又环保的树木,这时就算它没想给大自然提供大量的氧气和能量时也是不行的了。
可是如果树木没有从土壤里吸收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它又怎么能合成足够的叶绿素加工更多的阳光?“你自己营养不良,我二十四个小时不让月亮上岗,为你悬挂在头顶也没用”估计太阳得这么想。
这是典型的,我好你好大家好,良性循环。
5.
那怎样的和外界互动的方式相当于含有足够叶绿素并产生足够能量的树叶?相当于能吸取足够多营养元素的树干?这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哪种是消耗式的互动,哪种是积累能量式的互动,我们的直觉会准确的告诉自己。
那如果有人问,成为一棵生命力旺盛的树木有什么用呢,到头来还不是被砍伐当薪火当木料。这真是一个触及根本的好问题,因为我不知道。
因为这就相当基于演化论来问,既然人是进化无目标盲目的结果,那人类进化成现在这样来创造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
没有找到一个定性的标准,讨论任何问题都没有答案。
Ps:一本视野这么大的书 ,我却从这么一个小切面写 ,也真是没出息,但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