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本专业性挺强的书,也已经这个点儿了,还是收不住的想看,内容倒没什么好提的,只是诱发了自己的一些很久之前就面临过的问题,想不明白,写吧。
我这人一直挺轴的,坏心眼儿没有,对人对事都一根筋,换种说法呢就是母上嘴里上不得台面的不会来事儿,于是大学颠颠的跑去学了靠嘴吃饭的销售,越是短板越要迎难而上,鸡汤应该都这么说吧,我也这么坚信了很长时间,毕业之后一头扎进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找份销售工作实在是没什么工作能力的考究的,基本上是个心智正常,四肢健在能喘气儿的,都能一面一个准,可能没几个同学是在稳稳当当坐办公室喝枸杞之前没做过销售的,毕竟这个行业,几乎相当于用一张巧嘴说出来的未来,看着天花乱坠,甚至都挺羡慕会说话的那人,人家那嘴会说,说明人家肚子里也有货呀,没两把刷子光靠侃也是不可能的,你必须承认,拥有这样才能的人,总能是人群中的发光体,谁又希望缄口不言到蒙尘呢,有机会的话,看看开演唱会有多澎湃,也就明白为什么需要演讲比赛了。
而我,也就是一个不怎么会说话的人,那两年换过几份销售工作,说起来丢面儿,卖房不喜欢跟中间商合作拉客户,总觉着有一种欺骗的性质在里头,做股票看着称之为老师的人物信誓旦旦的承诺这支一定大涨,然后兴冲冲的去把好不容易天天去店里做客感动来的小老板拉来,告诉他你不要错过,下午四点之后看到基本套牢在几根曲线里面的小老板,愣是没忍住质问了上司,很自然的,第二天被以扰乱公司风气的名义辞退了,之后更是不敢再联系小老板,惭愧和同情交杂,利用了一份称得上难得的信任,怎么都说不上好受,这种情绪太像是个孩子,忍不住也希望自己学会变通,这并不是小时候的对与错,只是人与利益,其实那个小老板未必真的还记得我,未必真的把我所谓的信任当一回事儿,如果他不是也想着更大的雪球,他根本不可能踩进来,对于他来说,我也就是个小推销,只不过他也有两个闲钱,贪心不足蛇吞象罢了,放大这个对错的,从始至终都是我自己。
这些道理,我到现在终于还是自己悟出来了,只是有些可悲,证明你成长的明明不应该是这个世界的世故圆滑和假装的体面,从来都不是别人对你的高度评价“真会说话,懂事儿”那些所谓的变通能力和看人脸色,实在不该被你当作保护自己的壳,直来直往或许会让你被大多数人不喜欢,因为你太真实,太容易反射出对方的不堪,你无法撼动这个社会任何,所有行业都有这一面,只是你不屑加入,并不代表你能感动、能改变,未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向你伸手,告诉你能不那么辛苦干嘛非要跟自己过不去,过得好一点不对吗?
当然没有对错,因为只是我自己的世界而已,对别人不屑一顾又能怎样,怎样让自己舒服点就怎样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