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内驱力
作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靠的都不是父母的逼迫,而是自己的内驱力。当他因为煎熬自满而成绩一落千丈时,他终于发现了,学习要稳扎稳打付出代价努力才会有收获。所以,没有所谓的天才,那些我们看起来傲人的成绩都是别人在背后艰辛的努力。
我最佩服的还是刘嘉森的父母,他们从来没有对他有太苛刻的要求。即使是成绩悬殊那么大,他们首先想到的分数,而是儿子的心理。在他考砸后还反过来安慰他,陪他去找班主任。他父母的开明还表现在,他们一开始并没有要孩子去衡中读书,他们觉得那里可能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反而后来是刘嘉森自己要去的。在现在能有这样平和心态的父母真的是不多见了。
刘嘉森父母给孩子宽松的环境,但是又在孩子想要学习的时候竭尽全力给他最好的资源,给他最好的支持。
在后来奋起直追的过程中,刘嘉森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背单词、背书、复习课堂知识、理解重要概念,用整块的时间刷题、准备错题。一个人的学习总是孤独的,之前和他要好的一班同学也渐渐地疏远了。他能感受到这些变化,但是到后来他的精力也全部用在了学习上了,并无暇顾及。很多时候,做事情要有取舍,也要懂得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我读书的时候,也喜欢教朋友,那时候不懂事,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在所谓的感情上。出了社会之后,因为远嫁过去的朋友都没有联系了。心倒是静下来了,才发现心静下来才能学到更多东西。
一个学霸需要的能力不仅仅是学习的能力。
刘嘉森在衡中的时候,在老师的点拨下去参加了班委竞选。后来,他当了班里的团支书,有了责任他也更加严于利己,希望成为同学们的表率。所以他更加用功地读书,也想方设法给同学们带去学习的经验和激励。读书的成绩是社会筛选人才的一个敲门砖,学历固然重要,但是能力更加重要。
后来北大给他打电话,从他的处理方式也可以看得出来刘嘉森很有主见,也有策略。看到网络那么多高学历,名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却在啃老。想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被父母裹挟着往前走,只知道自己要考一个好成绩。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的是什么。
遵从心的选择,能够走得更长远。
当刘嘉森在选择要不要成为化学奥赛生时,他最终放弃了。因为化学是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他知道即使自己考上了,但是以后要往这个方面发展,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在选择专业上,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绩优势,没有因为金融专业热门赚钱而选择金融专业。他很坚定地历史专业。
如果你想知道学霸的心理,想学学他们的经验。如果你对孩子的教育很焦虑不妨看看这本《心的力量》
网友评论